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8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94388
冷热敷各有作用与禁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1日 《幸福家庭》2018年第7期
     到底什么时候该敷热毛巾,什么时候要用冷水敷?马光保健集团中医师黄培荣说,冷疗作用在于止血、止痛、控制炎症扩散,而热疗则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觉神经的反应。

    肌肉关节酸痛,有人建议热敷舒缓不适,但这些情况应该是冷敷。到底什么时候该敷热毛巾,什么时候要用冷水敷?受访的马光保健集团中医师黄培荣说,冷疗作用在于止血、止痛、控制炎症扩散,而热疗则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痛觉神经的反应。掌握两者的原理,才好对症用施温。

    运动肌肉拉伤,或跌倒摔伤,应正确运用冷热物理治疗方法。一般而言,摔傷或者扭伤24小时前可用冰敷,24小时后可以热敷,热疗的温度应在摄氏60℃~70℃之间,避免烫伤。

    冷敷减少血肿热敷消瘀血

    黄医师说:“热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疗法,作用却截然不同,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所以在受伤早期宜冷敷以减少局部血肿,在出血停止后再行热敷可加速消散外围的瘀血。”

    黄医师指出,冷疗具有止血、止痛、控制炎症扩散及降温的四大功效。

    例如鼻出血,冷疗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初期,可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突然扭伤关节、烫伤,冷疗能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出现红眼症,冷疗可控制炎症扩散,减低细菌活力。当然,发烧时,冷毛巾敷额头可以降温,这是许多人体验过的。

    热疗则通过热温使局部血管扩张循环加快,促进毒素排出,也能舒缓痛觉神经感应,达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不是人人皆适宜

    黄培荣医师:血遇热而活,遇寒则凝。

    黄医师说,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当身体出现小疼痛时可以采用热敷,热敷疗法是一种比较好的物理治疗。热敷疗法具有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的作用,有益于疾病的恢复,热敷本身也可以缓解肌肉痉挛,散瘀消炎。如果用药物热敷还可使药物通过局部吸收,来活血消肿止痛。

    不过,冷热疗看似任何人有需要时可活学活用,但各有禁忌,不是人人适宜。黄医师提醒,婴幼儿、老年人对温度变化的耐受力弱,较不敏感,应慎用热疗。

    以下情况不适宜用热疗

    1.有严重心脏病患者及带心脏起搏器者禁用。

    2.肿瘤部位有结核者禁用。

    3.有出血倾向者禁用。

    4.体内植有金属物体者如腹钢板,钢钉接骨者禁用。

    5.孕期及经期妇女患者禁下腹部热疗。

    6.颅内占位性病变禁用热疗。

    7.各种白血病患者禁用。

    8.高热患者禁用。

    冷疗禁忌

    1. 血液循环障碍者禁用,冷疗加重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坏死。

    2. 冷疗使局部血液减少,不利于消炎。

    3. 冷温可导致血液循环不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

    4. 耳廓、阴囊、心前区、腹部足心末梢循环比较少,腹痛腹泻的病人也禁用。

    落枕、感冒、关节痛正确的热疗方法

    治疗落枕轻微落枕可用热毛巾敷患处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地前后左右侧转动。

    感冒可以用热毛巾敷项背部大椎穴位,可缓解症状。

    关节疼痛,可用毛巾热敷患处改善症状,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以减轻疼痛症状。

    黄培荣医师指出,热疗方法如吹风筒、热毛巾只能缓解局部症状,如果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当损伤部位起水泡或有破损,形成“开放性伤口”时,就不适宜用热毛巾热敷了。

    (摘自《联合早报》2018年4月24日) (赵琬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