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4年第4期
编号:13138870
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影响及临床疗效观察(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第4期
     3 讨论

    AS的发生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脂水平异常有关。高血压是导致AS的常见病因之一,EH患者血管内存在湍流增多和剪切力增高,导致血管壁的机械牵张力、血管壁侧压力和切应力的变化,血管活性物质(去甲肾上腺激素、血管紧张素Ⅱ等)增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参与AS的发生发展。EH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脂水平异常为EH患者合并AS的致病因素[2]。CAS是全身AS的局部表现,颈动脉的内膜厚度改变早于斑块的发生,因此,通过监测CAIMT值可判定颈动脉内膜正常、颈动脉内膜增厚和颈动脉斑块形成,可早期诊断EH患者合并AS、干预AS的进一步发展,以及预测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4]。本研究61.72%的EH患者CAIMT值>1.0mm,说明EH患者大多存在AS。

    EH血管舒缩功能严重受损,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且病情不易控制。EH患者体内存在着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血脂水平异常,血脂中的LDL-C是粥样硬化早期阶段最重要的脂类因素,可通过损伤血管的舒张功能加剧高血压[15]。因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必须安全有效的降低血压、改善血脂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瑞舒伐他汀是一种新型、高效而安全的第7类进入市场的他汀类药物,为选择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具有强大的降脂作用(降低胆固醇、脂蛋白等)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0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