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17期
编号:13153407
常规IVF未受精周期不同时间实施补救ICSI的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1日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7期
     [摘要] 目的 比较不同时期在常规体外受精(IVF)受精失败病例施行补救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情况以探讨补救ICSI的最佳时机。方法 将本院进行常规IVF失败的88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补救组与晚期补救组,早期补救组患者在常规IVF后4~8h实行补救ICSI,而晚期补救组在常规IVF后20~22h施行补救ICSI,比较两组患者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与妊娠率。 结果 早期补救组正常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质胚胎率与妊娠率分别为53.4%、93.8%、46.9%、38.5%、31.8%,晚期补救组则为46.1%、82.8%、32.1%、23.8%、6.8%,早期补救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优于晚期补救组(P<0.05)。 结论 对于常规IVF失败后患者应早期施行补救ICSI进行再受精,能够显著改善常规IVF失败患者的结局。

    [关键词] IVF;补救ICSI;受精率

    [中图分类号] R71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7-25-03

    由于卵母细胞及精子方面的原因,可以导致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的卵母细胞完全不受精或低受精等情况发生,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可达10%~25%[1]。近年来,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技术的发展,使得非男性因素导致上述IVF-ET失败患者有了再次受精的机会[2]。但对何时进行补救ICSI仍存在一定争议,本研究观察了早期补救ICSI与晚期补救ICSI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88例非男性因素不孕患者,不孕因素主要包括输卵管、免疫、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上述患者进行常规IVF-ET失败并自愿进行补救ICSI,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补救组与晚期补救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3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