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4期
编号:13171355
3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应用干预效果评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杨成密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验证所制定的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是否达到整治的效果。 方法 以清洁手术预防用药的管理要点(用药适应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药时程)作为研究内容,对笔者所在医院干预前后两个时间段的3种清洁手术(乳腺手术、甲状腺手术及疝气修补术)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卡方检验。 结果 2011年对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进行干预后,使用率显著下降,同时,使用时程、药物选择与给药时机的正确率有了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2011年开展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后,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但抗菌药物使用率、使用时程仍不能达标,需要采取进一步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清洁手术;抗菌药物;干预措施;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 R6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4-170-02

    清洁手术围术期中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是关键因素之一。另外,围手术期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院的抗菌药物使用量。因此,加强清洁手术围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既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也能降低全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达到“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规范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手术时间在一季度(干预前)的3种清洁手术所有病历共211例和2012年手术时间在一季度(干预后)的3种清洁手术所有病历共243例的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资料。病历入选条件:术前未进行侵袭性操作或因其他部位感染而使用抗菌药物,且手术切口为Ⅰ类切口(不包括肿瘤根治术),切口愈合等级为甲级的患者病历。

    1.2 方法

    分别统计上述3类清洁手术围手术期中使用抗菌药物品种、给药时机、使用时程,计算出抗菌药物使用率,并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要求对所抽查病历进行抗菌药物使用合理性分析。

    1.3 合理性判定标准

    (1)患者存在高龄(75岁以上)或免疫缺陷等感染高危因素,有预防用药指征;(2)药物选择使用一代头孢菌素预防感染为主;(3)术前30 min~1 h内开始给药;(4)若手术时间超过3 h或术中出血≥1 500 m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