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8期
编号:13347823
抗早孕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稽留流产的临床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8期
     米非司酮是一种作用于受体的抗孕酮药物,主要的靶器官是蜕膜,其能取代孕酮,并与孕酮受体发生结合,抑制孕酮活性,导致蜕膜以及绒毛组织变性,并使蜕膜组织细胞发生坏死、减少核分裂等,抑制绒毛血供从而导致发生变性坏死[4-5]。米非司酮同时可使内源性的前列腺素被释放,从而造成子宫收缩并使宫壁与胎盘的胎膜发生剥离等,其在子宫颈上具有促进软化以及扩张的作用,有利于宫内组织的排出。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E的类似药物,其在扩张早孕宫颈的应用中具有较为良好的作用,通过应用米索前列醇可发生子宫收缩现象[6-7]。在临床上将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进行配伍,可发挥两者的作用,共同促进子宫壁与机化胚胎组织发生分离并排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配伍的药理学作用也是作为稽留流产临床治疗应用的一个理论依据[8-9]。稽留流产主要是指产妇宫内的胚胎或者胎儿在死亡后,未能够及时进行排除,该症状是产科常见症状,特点主要是在发生稽留流产时,患者宫内的胚胎死亡日久,但胚胎组织机化却仍然与子宫壁紧密地粘连,并且难以有效分离,导致刮宫术实施时的难度增加;雌激素不足致使子宫的收缩力降低、发生自溶并使凝血活酶进入到血循环当中,引起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从而提高流产过程大出血的概率[10-11]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