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1期 > 正文
编号:12627200
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1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1年内随访喘息复发情况。 方法 将本院诊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口服3个月。 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及1年内的喘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临床症状,降低喘息复发率。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孟鲁司特钠;喘息

    [中图分类号] R72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1(a)-0094-03

    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是常见的病原体[1],目前临床治疗尚缺少特效治疗药物。部分毛细支气管炎可发展为哮喘,毛细支气管炎与哮喘存在细胞因子紊乱等共同的发病机制。白三烯在毛细支气管炎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加重支气管痉挛[2]。孟鲁司特钠为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本研究探讨孟鲁司特钠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及1年随访喘息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诊治的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3~17(6.28±1.37)个月,从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5(2.38±0.63)d,排除其他病因所致喘息者。所有患儿均符合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且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过敏史。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病程及年龄等临床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给予吸氧、抗感染、动力泵雾化吸入、祛痰止咳等治疗,给予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吸入。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孟鲁司特钠(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20070) 口服,不足6个月的婴幼儿剂量为2.5 mg/d,6个月以上患儿为4 mg/d,每天晚上口服,连用3个月。

    1.3 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1年内喘息复发情况。临床疗效评估:①治愈为治疗7 d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心率及呼吸频率正常;②好转为治疗7 d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显著改善,心率及呼吸频率基本正常;③无效为治疗7d内,患儿的症状及体征均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的嗜酸粒细胞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表2)。

    表1 两组有效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两组症状、体征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

    嗜酸粒细胞计数的比较(d,x±s)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1周比较,#P<0.05

    2.2 两组随访1年内喘息复发率的比较

    观察组随访6个月及1年内的喘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表3)。

    表3 两组随访1年内喘息复发率的比较[n(%)]

    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P<0.05

    3 讨论

    毛细支气管炎好发于婴幼儿,且呈每年上升的状态,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下呼吸道组织发生水肿及气道痉挛。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感染后机体往往不会产生持久的免疫力,所以患儿首次发病后可能会出现反复感染及喘息发作,部分患儿可发展为哮喘[3],而就目前的治疗水平,对该病的治疗手段有限,经过对生理病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该病是以毛细支气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经过一系列的机体炎症递质,最终导致哮喘反应发生。从分子水平研究发现,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局部及体液中白三烯水平异常增高,病毒感染后白三烯通过和靶细胞膜上受体结合产生作用[4]。患儿局部血管通透性增加,加重了呼吸道阻塞及痉挛,故出现咳嗽、气喘及肺部啰音等。

    糖皮质激素吸入是治疗毛细支气管炎临床的常用手段,但是糖皮质激素对白三烯并不能产生拮抗作用。孟鲁司特钠作为一种新型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有效阻断白三烯与细胞受体相结合,进而减少组织细胞黏液分泌、组织水肿及坏死脱落,降低毛细支气管炎症反应程度,缓解平滑肌痉挛,进而减少哮喘发作,因此理论上认为该药物对治疗喘息是有效的。本研究结果表明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可促进患者病情恢复,提高临床效果。孟鲁司特钠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聚集,减少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合成,改善气道高反应性[5]。项素素[6]在对6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研究发现,孟鲁司特钠可显著降低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水平,提高治疗有效率及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本研究中观察组随访6个月及1年内的喘息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说明该药不仅在短时间内疗效确切,而且可有效控制长期喘息的发病风险,有效降低发病次数,与相关研究结果[7]一致。吴章夏[8]对100例患儿研究发现,孟鲁司特钠对小儿婴幼儿喘息的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认为其原因是由于孟鲁司特钠阻断了白三烯受体与白三烯的结合,导致炎症反应中炎细胞聚集受影响,而嗜酸粒细胞的聚集与活化被认为是哮喘患者呼吸道炎症的特征之一,白三烯又可促进呼吸道内嗜酸粒细胞的聚集,进而加重对呼吸道黏膜的损伤。孟鲁司特钠通过拮抗白三烯受体可减少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促进呼吸道平滑肌的舒张,此外其还可以减少炎性细胞的浸润、气道纤毛的摆动、改善肺通气功能[9]。孟鲁司特钠口服可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4水平,提高干扰素-γ水平,改善患儿机体免疫功能的失衡,显著降低喘息发生率。 (董凤生)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