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8543
重视骨关节疾病,关注中医骨关节学科发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文/《中国当代医药》记者 王霞
第1页

    参见附件。

     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学科带头人,全国政协委员、国内著名骨科专家温建民主任在国内中医系统较早开展了人工膝、髋关节置换术,跖趾关节置换术。他创立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拇外翻及相关畸形的新方法,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获得200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经科技部推荐参加德国“新思维、新发明、新技术国际博览会”并获得金奖,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至今,该疗法已为全国一万多位患者解除了病痛。基于专业视角,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温建民委员呼吁相关部门关注骨关节疾病,加大对骨关节疾病治疗和科研的支持力度,重视中成药的正确使用及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

    加大前足疾病的科研投入

    近年来,我国前足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据文献报道,我国前足疾病发病率约15%;也就是说,全国有近2亿前足疾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患者是老年女性。随着我国社会的逐渐老龄化,老年人越来越多,而老年人属于弱势群体,许多人患有前足疾病却得不到治疗。

    温建民主任介绍说,前足疾病常见的有类风湿足、拇外翻、跖趾关节脱位、跖骨头坏死,小趾内翻、跖骨头下疼痛、跖骨内翻、锤状趾、爪形趾、叠趾、隆突症等,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老年女性多见。前足疾病危害之大,影响之广,也越来越引起到人们的关注。前足也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侵犯部位之一。前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典型表现包括拇外翻、足弓塌陷、跖骨头下疼痛、出现胼胝体。据文献报道,约20% 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前足受损为首发症状,有10年以上病史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00%患有足病,晚期前足病变率达 85%至95%,超过50%的患者晚期丧失劳动能力。

    “我建议科技部、国家卫计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前足疾病纳入慢性病科研管理系统。在科研投入、课题招标时,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前足疾病临床和基础研究。”对此,温建民主任进一步解释说,19世纪末期以来,前足疾病的手术矫正一直是足外科医生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其后100年间,已描述了形式多样的手术及技术用以治疗前足疾病。许多技术有利用价值并融于现代治疗方法中,另一些技术可造成事故已被废弃。前足疾病手术方案有几百种,有的采用微创,有的采用大切口内固定,究竟哪个效果确切,哪种并发症少,需要经过循证医学的观察和分析,但目前国家对前足疾病几乎没有科研投入,特别是“863”、“973”计划没有设立重大专项对此进行研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