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7887
团队协作在CPR救护中的应用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14期
     2.2 院前CPR的链式衔接

    当第一目击者发现心跳骤停后立即拨打“120”并尽早实施CPR,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应立即进行规范有效的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除颤和复苏药物的治疗。有文献报导[16],心跳停止4~6 min后脑细胞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即是CPR的黄金5 min。所以院前的现场复苏是急救医学具有代表性的急救技术之一,也是重点监控指标。而院前出诊时间包括呼救响应时间,呼救反应时间和开始现场抢救时间,此时间长短是影响院前CPR成功的核心问题。如何尽可能缩短流程时间是社会人群与急救医护人员如何无缝隙进行CPR的关键问题,需要一系列急救链的建立和施救,更需要一个团队精神的建立。因此社会团体和救护系统的团队协作实施CPR是提高院前抢救成功率的保障。

    3 CPR的院内阶梯式急救

    3.1 基础生命支持阶段(BLS)

    2010复苏指南修改了2005复苏指南顺序气道-呼吸-按压(A-B-C)为按压-气道-呼吸(C-A-B),并强调了提供高质量的CPR的一些举措。提出BLS是挽救CA患者生命的最基本措施,成人BLS基本内容包括:识别突发CA,启动急救反应系统,早期实施高质量的CPR以及对有指征者快速实施除颤。强调多种协作的高级复苏团队的组建[17]。急救人员应关注复苏团队的组建及使各项抢救措施能在第一时间内付诸实施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