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8453
阿托伐他汀对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5日 刘笃秋 夏中华 蔡彬 潘迪华 王典博
第1页

    参见附件。

     通过检测CSF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患者的内皮功能指标,发现CSF患者的血清E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且NO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进一步证实了CSF与内皮功能紊乱存在相关性。CSF患者的IL-6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提示炎症因子有可能参与CSF的发病。本研究发现CSF患者的BMI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且大都属于超重范畴内,提示超重可能是导致CSF发生的机制之一。吸烟可降低机体NO生物利用度,并且能直接损伤内皮细胞,从而影响内皮功能。既往有报道示冠状动脉TIMI帧数的增加,可作为吸烟对冠状动脉循环功能损伤的参考指标[17-18],在本研究中,CSF患者吸烟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患者,而吸烟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说明CSF有进一步发展为冠心病的可能。

    通过对比阿托伐他汀治疗及常规治疗在CSF患者中的治疗作用,结果证实,阿托伐他汀能够改善内皮功能(降低ET-1、升高NO)、降低炎性标志物(IL-6),较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本次研究仍然具有一定局限性,首先是设计的研究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应用阿托伐他汀的剂量相对固定,接下来跟进研究可考虑延长服药时间、调整服药剂量,改变他汀类药物的种类,以便更深入地评估他汀类药物对CSF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情况;其次是研究样本量相对较少,尚需更大量的样本量使研究结果更确切。

    综上所述,CSF患者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显著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且发挥该影响作用并不依赖于胆固醇水平的降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