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09347
阿片类与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心理行为特征的多层次比较(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刘培培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综上所述,阿片类及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心理行为存在差异,临床脱瘾及心理康复治疗中理应区别对待。苯丙胺类毒品依赖者在临床脱瘾后应尽早进行心理康复训练,针对其心理行为特点借鉴自我管理治疗、代币疗法等。这些行为矫正方法对吸毒者情绪的控制及社会化行为的强化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动员家庭成员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将心理康复训练延伸到回归家庭后持续进行。成瘾行为是一种复杂的现象,如何将研究者们零散的研究成果形成一套指导性强、富有实践性且兼顾个性化的心理康复治疗体系仍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 邹海欧,郭瑞卿,李峥.甲基苯丙胺滥用者对新型毒品的认知、态度以及滥用倾向[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6):459-463.

    [2] 刘志明.“新型毒品”及其危害[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4):272-274.

    [3] 金华,吴文源,张明园.中国正常人SCL-90评定结果的初步分析[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1986,12(5):260-263.

    [4] 徐小良.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吸食新型毒品相关情况调查分析与对策[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2,21(1):54-57.

    [5] 姚建龙.对女性吸毒问题的探讨[J].少年犯罪问题,2001, (6):47-51.

    [6] 何志雄,罗伟导,丘志文,等.对吸毒原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04,10(1):20-23.

    [7] 王增珍,凌秀凤,姜东林,等.吸毒人员戒毒效果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4,13(1):68-71.

    [8] 赵若望,韦丽琴,张玉娥,等.初次吸毒者与复吸者戒毒期间生活质量比较[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7):3697.

    [9] 黄德斌,付琳,余昭芬,等.吸毒人群生理戒断后的心理健康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18(3):22-24.

    [10] 曲如杰,林霖,王文忠.吸毒者心理健康状况及与复习原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1):55-57.

    [11] 王登峰,崔红.吸毒者的人格特征分析[J].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3,12(3):215-218.

    (收稿日期:2013-11-20 本文编辑:林利利)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