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411
表阿霉素免疫纳米微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杨峰 黄国祥 袁淑仪 庞泓 王金林 龚时文
表阿霉素免疫纳米微粒的制备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研究,载药纳米微粒,聚电解质复合法,缓释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制备表阿霉素免疫纳米微粒,观察其抗体活性、体外释药及体外抗肿瘤作用。 方法 利用聚电解质复合法合成载表阿霉素纳米微粒(E-ADM-NPs),化学交联法合成载表阿霉素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ELISA法检测表阿霉素单克隆抗体纳米微粒(E-ADM-Ab-NPs)的抗体活性,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体外释药量,MTT法检测其对人肝癌细胞的体外杀伤效应。 结果 E-ADM-Ab-NPs的平均粒径为(190±21) nm,抗体活性保存良好;体外释药试验表明,E-ADM-Ab-NPs具有缓释特性,10 d累积释药量可达93.46%;E-ADM的体外杀伤效应在1~6 d呈时间依赖性,而E-ADM-Ab-NPs则在1~10 d均呈时间依赖性,6 d时两者的杀伤效应均呈剂量依赖性,且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E-ADM-Ab-NPs具有药物缓释效应和免疫活性,可延长表阿霉素(E-ADM)对人肝癌细胞的有效作用时间,且并未影响E-ADM的生物学活性。

    [关键词] 表阿霉素;载药纳米微粒;聚电解质复合法;缓释作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癌

    [中图分类号] R73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6(a)-0077-03

    载药纳米微粒因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溶性、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靶向性、表面可修饰性和缓释性等特点,日益成为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研究的热点[1-2],但如何改良载药纳米微粒的制备条件、如何增加携带肿瘤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稳定性等问题仍有待进一步完善提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