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148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邹艳屏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精神患者院内感染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为降低院内感染率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本院2011年1月~2012年9月共接收诊治4 504例精神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145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22%。其中,呼吸道感染100例,胃肠道感染36例,分别占感染人数的68.97%、24.83%。院内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呼吸道感染与疾病种类及抗精神病的治疗密切相关。 结论 精神病患者院内感染率较高,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医院的管理方式、药物的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严格有效的预防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关键词] 精神患者;院内感染;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R1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b)-0160-02

    院内感染是指在住院期间及院内获得,在出院后而发生的感染。精神病患者多表现为精神活动紊乱,如兴奋、吵闹、反应迟钝等,并且生活自理能力下降,这就导致院内感染率增加[1-2]。感染性疾病主要有胃肠道感染及呼吸道感染,对精神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本次研究对本院在2011年1月~2012年9月接诊的精神患者中出现院内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分析了感染原因及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在2011年1月~2012年9月共接收诊治4 504例精神患者,精神障碍诊断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标准。其中男2 765例,女1 739例,年龄17~51岁,平均(28.0±2.7)岁。院内感染的诊断依据国家卫生部制订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1.2 方法

    由经过培训的负责人进行诊断,已经确诊为院内感染者及时上报。统计分析患者的病史、用药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

    2 结果

    所有患者中,有145例出现院内感染,感染率为3.22%。其中,男79例,女66例,年龄18~51岁,平均(29±2.7)岁,病程3~18年。以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较多,呼吸道感染100例,胃肠道感染36例,分别占感染人数的68.97%、24.83%,另外9例患者出现皮肤感染,仅占感染人数的6.20%。

    2.1 呼吸道院内感染的疾病种类

    调查显示,4 504例精神患者中,精神分裂患者为3 649例,占81.02%,其中发生院内呼吸道感染65例,占精神分裂症的1.78%,并占院内呼吸道感染的65.00%;情感性精神障碍和神经症患者共占院内呼吸道感染的35.00%。

    2.2 抗精神病治疗与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关系

    100例呼吸道院内感染患者中,单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45例,合并电休克治疗55例,见表2。

    2.3 胃肠道院内感染

    有36例精神患者出现胃肠道院内感染,其中27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占75.00%。25例胃肠道院内感染发生在秋季,占69.44%。

    2.4 皮肤感染

    有9例患者出现皮肤感染,占6.21%。

    3 讨论

    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群体特殊性,院内感染的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发生主要与患者的病情程度、药物的使用、医院的卫生管理如消毒灭菌力度及监测不够、季节变换、患者自身知识的匮乏等因素密不可分[3-4]。因此要采取措施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首先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水平,不断拓展知识,提高整体素质。研究显示精神分裂患者的感染率最高[5-6],主要因为此类患者生活较懒散,无自我保护意识,居住环境空气流通较差,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另外药物的使用也可导致院内感染[7],主要是由于精神病患者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可起到较强镇静作用,从而使呼吸道的纤毛运动功能下降,一些反射如吞咽等减弱,并容易导致呛咳,所以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经过电休克治疗患者会出现短时间的自主呼吸停止及抽搐,而后出现深度呼吸,从而很容易将口腔内的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增加了呼吸道感染概率。对于胃肠道院内感染,主要是因为该类患者的住院时间较长,精神紊乱,卫生观念薄弱,几乎无自我保护的能力,餐前不洗手或与别人交换食物,并且在此精神状态支配下,饮食没有规律。另外抗精神病类药物可导致便秘,在使用泻药时导致胃肠道抵抗力下降,从而使胃肠道的菌落发生紊乱而引起胃肠道感染。本次研究中有25例胃肠道院内感染发生在秋季,主要是因为天气逐渐转凉,肠的蠕动能力下降,进而导致消化功能下降。另外,在封闭式的病区内患者的活动范围较小,空气不流畅,机体抵抗力下降等也是导致胃肠道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发现皮肤感染率最低,此类感染主要是由于病房潮湿的环境导致皮癣症的发生,再加上抗精神病药影响了神经的内分泌功能,进而使皮脂腺的分泌上升,对细菌的滋生十分有利,引起脓肿或皮肤溃疡等。因此要加强对此类患者的基础和生活护理。要定期开窗换气,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并且干燥清洁,定期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在季节转换时注意衣着的增减,尤其是秋季。医护人员要对抗精神病药物的不良反应熟练掌握,如患者在用药后出现口渴症状,要及时协助其喝水;出现便秘后要嘱咐患者多喝水、多运动并辅助合理的导泻剂。要加强对电休克治疗过程的术前术中及术后的护理。同时要切断一切感染途径,保持环境卫生,并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并做好医院的消毒,确保公共洗涤池及厕所保持清洁,对于餐具要严格消毒。最主要的是要积极治疗精神疾病,并给予患者康复训练,通过户外活动及娱乐活动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及改善精神状态。

    本次研究显示有145例出现院内感染,以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较多,这与患者的病情程度、医院的管理方式、药物的应用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严格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涂亚莉. 精神病人院内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 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11,25(6):535-536.

    [2] 梁春莲,朱水宁,李映素. 精神障碍患者院内感染肺炎18例临床分析[J].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6):456-457.

    [3] 梁艳,苏勉,崔翠鸾. 住院精神病人院内感染164例分析及护理[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6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