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5期 > 正文
编号:12357194
乌梅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并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5日 杨思为 刘红婴 刘锡坚 甄会莲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2.1 3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30 d治疗后,乌梅丸组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红霉素组、莫沙必利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3组14C呼气试验值比较

    治疗前,乌梅丸组、红霉素组、莫沙必利组3组其14C呼气试验(14C-UBT)值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3组均有所下降,乌梅丸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红霉素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与莫沙必利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乌梅丸组与红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糖尿病属祖国医学“消渴”范畴,糖尿病胃轻瘫虽属“痞满证”,但却是由于消渴日久,清阳下陷所致,脾气当升不升,胃气当降不降,中焦运化之权失司,因虚致实;肾虚不升,不能制水,二阴失司;肝虚不升,木郁化火,热灼伤阴,从而形成寒热错杂而见烦渴欲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腹胀呕吐、饥不欲食等症[5-6]。清代医家黄坤载曰“消渴者,是厥阴之病也。”郑钦安亦曾提出“消症生于厥阴风木主气,盖以厥阴下水而生火,风火相煽,故生消渴主症”。

    乌梅丸方中细辛、干姜、附子、花椒、桂枝等辛温之品温中散寒,黄连、黄柏等苦寒之品清热燥湿,合用有辛开苦降之功,使脾胃升降之机得以恢复;党参、当归补气养血以扶正,使脾胃之气得以旺盛,以治其本;乌梅取其有健运脾胃作用;细辛、干姜、花椒、桂枝的辛温结合当归的养血活血。方中黄连配干姜,属于药性相反的配伍药对,黄连清胃降逆,干姜温中散寒止呕,二者配伍,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之功。实验研究[7]亦证实黄连、干姜药对具有抗Hp及促进胃黏膜修复的作用。

    随着近年来对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重视,人们对于糖尿病胃轻瘫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许多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糖尿病胃轻瘫的发生有关。黄作平等[8]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法检测3 025例患者人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78.61%(2 378/3 025),提示Hp感染可能与糖尿病胃轻瘫有关。吴波等[9]采用快速尿素酶实验法及Giemsa染色法检查Hp感染,发现糖尿病胃轻瘫患者Hp检出率分别为87.8%、81.9%,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7.1%、41.2%)、单纯糖尿病组(47.8%、43.5%)、单纯胃轻瘫组(73.3%、66.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同时发现Hp感染可使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血胃泌素水平升高,生长抑素水平降低,从而加重胃轻瘫病情。孙士东等[10]对糖尿病胃轻瘫患者通过根除Hp与未行根除Hp治疗比较,发现根除Hp治疗组症状改善显著高于未行抗HP治疗者(P < 0.01),提示Hp感染与胃轻瘫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可看出,乌梅丸治疗后14C-UBT值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其能有效抑制幽门螺杆菌作用,同时改善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症状,效果优于口服莫沙必利、红霉素,可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Alberti KG,Zimmet PZ. 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s. Part 1: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provisional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J]. Diabet Med,1998,51(7):539-553.

    [2] 侯晓华. 消化道运动学[M].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291-303.

    [3] 潘国宗,曹世植. 现代胃肠病学(上册)[M]. 北京:科技出版社,1994:981-988.

    [4]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34-139.

    [5] 张应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8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