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5期 > 正文
编号:1231529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价值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张永萍 张文定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小乳腺癌患者15例及乳腺增生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2D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血流分级及血流动力学特征。 结果 小乳腺癌患者2D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与乳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SPVmax及RI较高,且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P < 0.01)。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根据病灶形态及血流信号特征对乳腺疾病进行有效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2D声像图;小乳腺癌;乳腺增生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9(a)—0117—02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多发病、常见病,在全球女性乳腺癌肿瘤中一直居首位。随着超声检查仪器性能的提高,也大大提高了乳腺结节的检出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不仅可显示肿瘤的形态学改变,并且可显示乳腺肿瘤内部的血管分布及彩色血流信号[1]。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学的特点,旨在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中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2012年2月于本院行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患者569例,均为女性,检出乳房肿块327例,其中肿块直径≤2 cm者132例,行手术及病理确诊64例。其中,乳腺增生患者49例,年龄20~65岁,平均(33.1±6.7)岁;乳腺癌患者15例,年龄25~67岁,平均(35.8±9.6)岁。两组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飞利浦飞凡彩色多谱勒超声仪,频率为7~12 MHz。采用直接检查法,患者双臂上举放于枕后,充分暴露双侧腋窝、乳房,进行2D扫查。如发现结节则重点扫查,观察其形态、边缘、钙化灶、内部回声及后方回声、组织浸润及纵横比等指标,并进一步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血流信号,适当调节彩色增益及彩色多普勒的量程,使血流显示最明亮,在血流最丰富的切面后,记录相关数值,包括收缩期峰速值(SPVmax)与阻力指数(RI)等血流参数,并对病灶内血流信号进行评级。由2名及以上熟练的B超医生同时进行分析。

    1.3 评价标准

    根据Adler等[2]半定量法将血流分为4级:0级,病灶内完全没有血流信号;Ⅰ级,少量血流,可见1~2个点状血流信号;Ⅱ级,中量血流,可见1条重要血管,其长度可接近或超过病灶半径或不超过4条小血管;Ⅲ级,丰富血流,可见4条以上的供应血管或血管相互交织成网。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及Fisher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2D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比较

    小乳腺癌病灶形态呈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组织浸润、纵横比≥1的特点,与乳腺增生病灶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1。

    2.2 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血流分级及血流动力学特征比较

    小乳腺癌患者SPVmax及RI值均高于乳腺增生患者,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与乳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妇女乳腺疾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高发病因未明确,多数认为可能与社会心理、生活方式的现代化演变有关[3]。乳腺增生好发于年龄为30~40岁育龄妇女,此时卵巢功能进入紊乱期,黄体分泌减少,雌激素相对增多,刺激乳腺的导管及小叶上皮层在月经周期来潮时而发生异常增生变厚。乳腺癌具有侵袭性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率的重要手段。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影像特征有存在重叠显现,尤其对小乳腺癌(最大直径≤2 cm),鉴别诊断困难,因此探讨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的特征性超声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显示,2D声像图中小乳腺癌病灶形态呈现形态不规则、边缘不光滑、病灶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衰减、组织浸润、纵横比≥1的特点,与乳腺增生病灶比较,差异显著,这与罗艳娣[4]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其中,恶性肿块内微小钙化点是X线和超声诊断乳腺癌的共同特征表现[5],超声对乳腺癌中的微小钙化检出有时甚至高于X线摄影[6],提示散在的微细钙化灶可作为诊断乳腺癌的更具有价值的阳性指标。

    本研究通过对小乳腺癌与乳腺增生患者血流分级比较发现,小乳腺癌患者血流分级以Ⅱ、Ⅲ级为主,与乳腺增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临床将SPVmax≥20 cm/s,RI≥0.7作为恶性肿瘤的阳性诊断指标[7]。本研究结果显示,小乳腺癌患者SPVmax均值为(27.92±5.38) cm/s,RI值为0.79±0.17,均明显高于乳腺增生患者,这可能与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代谢率高等生物学特点有关,与国内文献报道相符[4,8]。

    综上所述,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对乳腺疾病从2D声像图病灶形态特征及彩色血流图特征进行有效的鉴别检查,值得进一步探讨,以早期诊断乳腺恶性病变。

    [参考文献]

    [1] 江艳丽.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J].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3):336—337.

    [2] Adler DD,Carson PL,Rubin JM,et al. Doppler ultrasound color flow imaging in the study of breast cancer: Preliminary findings[J]. Ultrasound Med Biol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