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20期
编号:12276534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与防治策略(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20期
     2.2.3 术后并发症 该类并发症表现及相应处理包括:(1)腹腔脓肿,为子宫腺肌瘤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患者,术后2 d起持续高热,经抗感染等治疗好转。(2)盆腔脓肿,均有发热,白细胞升高,口服抗生素及相关对症支持处理后好转。

    3 讨论

    3.1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随着腹腔镜手术在妇科的普及,其适应证及范围不断扩大,同时并发症绝对数及种类有所增加。有文献报道,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0.36%~6.29%,中转开腹手术率为0.3%~1.6%[1-3]。本文并发症发生率为2.9%,中转开腹率为0.69%,以LSH及LTH组并发症发生率最高(4.1%),而附件手术的发生率为2.3%,略高于其他研究[3-4]。有文献报道因腹腔镜并发症导致死亡的病例[4-5],本研究中无死亡病例。

    3.2 影响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有关因素
, http://www.100md.com
    3.2.1 手术类型对并发症的影响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与手术复杂程度、难度密切相关,操作较小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较大或分类较高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且更严重[6]。本文中,并发症发生率高低排序为:LSH 4.1%,LTH 4.1%,子宫肌瘤剔除术3.3%,LAVH 2.6%,附件手术2.3%,与以往报道相似[4-6]。有文献[7]指出,造成此种联系是由于腹腔镜手术空间的限制和大量使用电能源所致。

    3.2.2 并发症与既往手术史的关系 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患者,可能存在腹壁瘢痕、大网膜及肠管与腹壁粘连等情况,使盆腔正常解剖位置改变,手术空间缩小,增加进镜困难,并导致建立气腹和粘连分离困难,使手术并发症尤其是穿刺引起的并发症概率上升[8]。本组4例患者并发症与既往手术史有关,其发生率与腹部手术史并无显著相关性,该结果与之前报道相似[3]。下腹部手术史是否成为腹腔镜的危险因素仍存在争论[9-10],在今后研究中应增加病例数,以进一步明确既往手术史对妇科腹腔镜并发症的影响。
, http://www.100md.com
    3.2.3 并发症与医师经验的关系 在腔镜手术开展初期,手术组成员存在经验不足、相互配合不协调等人为因素,导致并发症发生率较高[3]。本文经验不足1年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手术经验多者,同时并发症均为穿刺及气腹所致,并集中在附件手术和子宫肌瘤剔除术。造成此种结果的原因考虑是初学者不熟悉结构及相关操作,使术中存在视觉差异,术中协调差等原因导致。此外,初学者一般选择简单手术,而经验丰富者则多做困难手术,故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在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手术并发症与术者的经验相关,故建议选择腹腔镜手术时需考虑术者经验。

    3.2.4 并发症与操作规程的关系 术者不遵守操作规程,如盲目扩大手术范围或勉强做超范围困难手术,也易导致并发症发生。本文尚无因不遵守操作规程而导致的并发症发生。在实际工作中,应准确把握患者适应证,难以胜任时应主动及时中转开腹,避免严重并发症发生。

    3.2.5 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中术后感染患者经保守治疗均好转,可能与术前阴道清洁及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有关。其原因可能为气腹可导致腹腔原有的炎症扩散,此外,手术时间延长及术中未清除的血肿均会使感染危险性增高[11]。
, http://www.100md.com
    3.3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预防策略

    积极预防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不仅能减少患者痛苦,也能减少医患纠纷发生。目前,预防并发症的基本策略是:(1)加强培训,不仅要求手术技能培训,也应加强开腹手术技术的培训;手术应由简单过渡到复杂,切忌因有丰富开腹手术功底而放松腹腔镜手术技能的训练;完善和加强医生分级培训制度,降低由于医生缺少经验所致的并发症;此外应增加救治严重并发症培训内容,以提高综合救治并发症的能力;(2)不应盲目扩大手术范围,严禁进行超出术者经验的困难手术。术中出现致死性并发症时,应立即停止手术,或及时中转开腹,并积极联系相关科室协助救治;(3)重视术后持续加重的腹痛、腰痛和发热等症状和体征;(4)熟悉各种手术器械及能源,及时维护器械及设备,使由于设备缺陷所致的并发症降低至零。只有加强术者培训,严格掌握适应证和谨慎操作,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 http://www.100md.com
    [1] Chapron C,Herre F,Querleu D,et al. Complications of laparoscopy in gynecology[J]. Gynecol Obstet Fertil,2001,29(9):605-612.

    [2] 刘彦,惠宁,顾青,等. 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的分析[J]. 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6): 330-331.

    [3] 郑平,李祖萍,周敏,等.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临床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3661-3363.

    [4] Wang PH,Lee WL,Yuan CC,et al. Major complications of operative and diagnostic laparoscopy for gynecologic disease[J]. J Am Assoc Gynecol Lparos,2001,8(1):68-73.
, 百拇医药
    [5] Schafer M,Lauper M,Krahenbühl. Trocar and veress needle injuries during laparoscopy[J]. Surg Endoscoc,2001,15(3):275-280.

    [6] 王丹霞,蓝爱琴. 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发症分析及预防[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7,7(8):768-769.

    [7] 刘彦.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1(19):664-666.

    [8] 陈蔚瑜,李光仪,陈云卿. 妇科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原因的研究[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1,6(1):148-158.

    [9] Bateman BG,Kolp IA,Hoeger K. Complication of laparoscopy-operative and diagnostic[J]. Fertil Steril,1996,66(1):30-35.

    [10] 彭秀红,毛玲芝. 腹部手术史对再次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影响[J]. 现代医药卫生,2004,14(20):1346-1347.

    [11] 潘海花. 腹腔镜妇科手术并发症的防治[J]. 微创医学,2006,3(1):218-219.

    (收稿日期:2012-05-22 本文编辑:赵丽萍), 百拇医药(谢海慧 沈雷)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