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277157
高龄产妇并发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李淑芳 孙华文 穆秀丽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护理的有效措施。方法 对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和特殊用药护理并和只采用基础护理的患者进行对比,比较两组在剖宫产、总产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产后恢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在各方面对妊高征患者进行干预后,发生子痫的概率明显下降,患者预后良好。 结论 有效的护理工作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疾病转归起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高龄产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护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154-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是威胁母婴健康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发病率可高达10%左右[1],目前它是导致我国孕产妇死亡的第二位死因[2]。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接收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45例,其中轻度妊高征81例,中度妊高征40例,重度妊高征24例。通过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服务满意度及母儿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接收的妊娠期高血压患者145例,均为初次产、单胎;选取其中在本院定期产检并学习了产前培训的75例产妇为A组,年龄(37.11±2.20)岁,孕周为(37.10±2.10)周;其中未经过学习培训及未行围生期护理的高年龄产妇70例作为B组,年龄(37.08±2.15)岁,孕周为(37.10±2.00)周;两组产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数、骨盆外测量、文化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A、B两组在剖宫产、总产程时间、早产、产后出血及恢复、胎膜早破等方面的差异。

    1.2 护理方法

    1.2.1 A组 予合理饮食,多食用富含蛋白、维生素及铁、钙、锌等微量元素食物,控制脂肪、盐的摄入量,每日食盐量低于3 g。密切观察产妇基础生命体征、体重。患者需绝对卧床静养,选取单人监护室入住,避免接触声光的刺激,所有治疗护理最好集中进行,以免干扰患者休息,把急救物品、药品准备好。注意观察患者的表现,当出现头痛、恶心、胸闷、眼花等症状时,要警惕子痫先兆;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其通畅,以便紧急情况时及时输入抢救药物。按照医嘱保留产妇血、尿等标本并及时送检。定时行胎心监测,注意观察胎儿情况。 护士要倾听患者心声,认真解答患者的各种疑问,把心理护理工作做好并加强对产妇的健康教育;特殊药物应用:利尿药使用后,需注意观察孕产妇是否存有低血钾表现;解痉药硫酸镁应用时要注意观察孕产妇呼吸、尿量及膝跳反射情况,用药前及用药期间均应检查产妇膝跳反射是否存在,呼吸频率不可低于16/min,尿量不可少于25 mL/h;较大剂量镇静剂和降压药应用时须注意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硝普钠降压时要避免光刺激;按照医嘱给患者及时用药,如发现有异常症状需迅速向医生报告,并协同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1.2.2 B组 没有经过产前学习培训,未定期产检,入院后只采用基础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体重等指标。患者绝对卧床静养,入住单人监护室,定时行胎心监测,注意观察胎儿情况。避免声光刺激,当出现头痛、恶心、胸闷、眼花等症状时,要警惕子痫先兆发生;建立静脉通道,以便紧急情况时及时输入抢救药物。按照医嘱给药,如有异常症状迅速报告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方法

    资料数据选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来进行计数资料比较,P <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特殊护理的高龄产妇,在剖宫产、总产程、早产、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等方面与B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早产组间和产后出血有明显差异,两组早产比较,P = 0.027,两组产后出血比较,P = 0.013。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且缺乏肯定的预防方法,其病理生理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全身各脏器灌流减少从而对母婴造成严重危害,并可发生胎盘早剥、胎儿宫内窘迫、死胎、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等母婴并发症。加强产前检查等有利于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率,如加强孕前宣教,孕前控制体重指数为19.8~24.0;孕期保持足够的休息,坚持左侧卧位,以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等[3]。对于已经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孕妇,除了保持以上措施外,适时终止妊娠,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结局。

    做好产前健康教育与产前检查,对减少并发症、提高母婴生存质量极为重要[4-5]。高龄孕产妇年龄偏大,心理压力较大,生理功能状态差,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使血管舒缩功能失衡。体力不足,宫缩乏力,同时外周血管痉挛,子宫、胎盘缺血,可能引发滞产,胎儿窘迫及产后出血。产前健康教育让患者对疾病有充分的认识,如说明保守治疗时间虽长,但是创伤小损伤轻,对今后的生育及生活质量影响小;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可改善产妇不良情绪,利于分娩的顺利进行[6-7]。

    总之,对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高龄产妇进行有效护理的同时,对其进行心理、休息、饮食、以及加强保健方面的宣教,可明显控制妊高征病情,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孙惠玲.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27.

    [2] 杨汉美. 产后子痫的临床分析及护理[J].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7):118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