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9期 > 正文
编号:12277202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7月5日 周连平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乳腺癌的可行性。 方法 将2010年4月~2011年4月本院收治的90例Ⅱ期和Ⅲ期可手术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化疗组(实验组)45例和直接手术组(对照组)45例。实验组在手术前先化疗2~3个周期,化疗结束后7~9 d再行手术,对照组直接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及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引流量。 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67%,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对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使原发病灶缩小,手术范围减小,手术难度降低,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且不会增加手术并发症。

    [关键词]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手术治疗;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7(a)-0227-02

    可手术乳腺癌患者术前行新辅助化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保乳治疗成功率,化疗后肿瘤的变化可直接观察,可为化疗不敏感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1]。本研究通过对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和直接手术治疗两种方案的比较,证实新辅助化疗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4月~2011年4月90例Ⅱ、Ⅲ期可手术乳腺癌病例,均为女性。新辅助化疗组(实验组)45例,年龄35~68岁,中位年龄50岁;Ⅱ期28例,Ⅲ期17例。对照组45例,年龄33~65岁,中位年龄48岁;Ⅱ期30例,Ⅲ期15例。全部患者治疗前均经过细胞学检查确诊,且常规检查腹部B超未发现远处转移、无重要器官病变,胸片、肝肾功能未见异常。患者体力情况Karnofsky评分≥70,无化疗禁忌。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直接行手术,45例患者中,35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Ⅰ期26例,Ⅱ期9例),10例行标准根治术。实验组术前采用CTF或PA方案化疗2~3个周期,化疗中每周行血常规复查,同时给予升白药物治疗。具体方案:PA方案,第1天静注紫杉醇150 mg/m2;第2天静注ADM 40 mg/m2,每3周1次。CTF方案,第1、8天静注CTX 500 mg/m2,第1天静注THP 40 mg/m2;第2~5天 静注5-FU 500 mg/m2,每3周1次。化疗后7~9 d行手术。45例患者经2~3周的化疗后,其中36例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Ⅰ期31例,Ⅱ期5例);2例进行标准根治术;7例进行保乳手术。

    1.3 观察项目

    统计并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并于手术过程中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于术后第1天统计两组患者引流量。

    1.4 疗效评估标准

    化疗疗效以原发灶变化来衡量,乳腺肿块的测量以触诊肿瘤最大径变化为准。以WHO统一标准评价疗效,分为以下几个等级: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NC)[2]。总有效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之和。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数与计量资料分别采用χ2和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估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77.78%,对照组为26.67%,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详见表1。

    2.2 手术情况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第1天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3 讨论

    随着人们对乳腺生物特性地进一步研究,乳腺癌已不完全局限于乳房的局部病变,而被视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乳腺癌具有发生血行转移的生物学特性。长期的临床观察结果证实,乳腺癌患者中有50%以上都发生了血行转移灶,且潜在的微小转移病灶发生率可达50%~60%[3]。若未能尽早有效的排除这些微小转移灶的隐患,极有可能会导致乳腺癌手术治疗后转移。因此,术前化疗就显得尤为重要[4]。术前化疗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手术疗效,对控制患者局部复发、延缓远端转移等均具有明显帮助,对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也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可不同程度地缓解肿瘤负荷与组织反应性的水肿,使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或消失,能够不同程度地降低某些局部中晚期肿瘤的临床分期,这样既可提高肿瘤的彻底切除率,也能增加保乳手术的可行性,缩小手术范围,降低复杂程度[5]。其次,术前进行化疗辅助治疗,可控制术前可能会发生转移的微小病灶,有效减少Ⅱ期和Ⅲ期肿瘤细胞的数量,抑制手术可能引发的肿瘤增值刺激。最后,术前化疗也为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行的依据。术前新辅助治疗为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以及中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提供了可能,不仅能够降低手术的复杂程度,并且有效的降低了手术的创伤程度。

    本研究实验组在采取新辅助化疗后实施乳腺癌手术治疗,使患者术中切除面积有所减小,并且良好地控制了微小灶的转移,因此极大地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使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达到77.78%。而对照组因术前未行辅助化疗直接实施手术治疗,术中见有转移灶的病例较高,极大地影响了手术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仅为26.67%。本次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的方式可有效提高乳腺癌的治疗有效率,明显缩小手术范围,提升患者生存质量。

    但前新辅助治疗的效果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患者可能只需术前1~2个疗程便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缓解,但有的患者却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获得一定的缓解,这需在实际中视情况而定,不可一概而论。术前辅助化疗可提高手术有效率,但是是否可提高总生存率,仍需进一步的长期研究。

    以往的乳腺癌在外部基础上设计的单纯局部外科手术治疗措施虽然不够全面,却仍然是一种具有良好效果的治疗手段,在乳腺癌治疗中依旧举足轻重[6]。目前常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仍以外科治疗为主,同时辅以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等。针对乳腺癌具有血行转移的生物特性采取既治疗原发癌又能够控制转移癌的综合性方法,才能够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更为适用于乳腺癌的治疗当中,只有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的方式才可以更为有效地全面控制乳腺癌病情的发展。因此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是提高乳腺癌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的良好选择。

    [参考文献]

    [1] 邱献华,王海学. 新辅助化疗加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观察[J]. 现代肿瘤医学,200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1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