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14期 > 正文
编号:12121999
小儿热性惊厥临床特征及治疗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15日 徐拥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533KB,2页)。

    徐拥军 四川省武胜县妇幼保健院;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热性惊厥(FC)的高危型患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其复发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抢救惊厥,常用水合氯醛灌肠;或地西泮肌注;或苯巴比妥肌注。治疗组患儿在体温升高至37.5℃时,即给地西泮0.3mg/(kg.次),口服。如6h内体温不退再给1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对高危型FC患儿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 小儿热性惊厥 复发率 干预 临床特征

    【分类号】R720.597

    小儿热性惊厥(FC)是小儿时期较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的紧急症状,在婴幼儿更为多见,好发年龄为6个月~5岁,以9~20个月为高峰,其发病率为2%~4%,在欧美为2%~5%。热性惊厥大多由于各种感染性疾病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其发作的典型临床表现是:意识突然丧失,多伴
------
     [摘要]目的:探讨对小儿热性惊厥(FC)的高危型患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控制其复发率。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院住院治疗的66例FC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抢救惊厥,常用水合氯醛灌肠;或地西泮肌注;或苯巴比妥肌注。治疗组患儿在体温升高至37.5℃时,即给地西泮0.3mg/(kg·次),口服。如6 h内体温不退再给1次,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复发率明显减低(P<0.05)。结论:对高危型FC患儿要及早采取干预措施,可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小儿热性惊厥;复发率;干预;临床特征

    [中图分类号]R720.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11)05(b)-029-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3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