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9年第6期
编号:13391364
ICU危重患者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的策略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6期
     【摘要】 目的 讨论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危重患者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的策略。方法 100例 转运ICU危重患者, 以是否实施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分为A组与B组, 各50例。A组实施常规转运前护理, B组实施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护理缺陷、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投诉评分。结果 护理后, 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89.30±20.22)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0.30±19.00)均明显高于A组的(74.45±20.12)、(76.89±18.4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的护理缺陷评分(12.45±9.75)分以及护理投诉评分(9.25±5.24)分均明显低于A组的(30.79± 10.03)、(29.31±8.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的实施可以显著降低ICU患者转运过程中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 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提升院际转运前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 重症加强护理病房;危重患者;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质量;满意度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6.077

    ICU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 且其生命体征变化速度较快, 所以, 及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检查与治疗十分重要, 由于ICU病房受医疗条件的限制, 致使患者在进行有关特殊治疗时, 需要转运到其他科室进行诊疗, 例如手术治疗、核磁共振检查等[1]。但是, 在转运实际情况中, 由于ICU患者自身病情的危重性, 所以在转运患者的过程中极易出现病情加重以及意外伤害等, 因此, 为预防ICU患者在转运过程中发生各种不良现象, 应实施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2]。基于此, 本文对于2008年2~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转运ICU患者按是否实施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进行分组, 并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9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转运ICU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以是否实施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将患者分为A组与B组, 各50例。A组中男女比例30∶20, 年龄40~80岁, 平均年龄(60.0±19.0)岁;其中长途病例数26例, 市内病例数24例。B组中男女比例31∶19, 年龄41~80岁, 平均年龄(60.5±19.2)岁;其中长途病例数25例, 市內病例数2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持支持态度且积极参与, 且本次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 2 方法 A组实施常规转运前护理, B组实施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策略, 详细内容如下。①成立评估小组:由科室主任、医生、护士共同组成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小组, 小组任务分配情况如下:科室主任对此次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履行监督与指导工作, 医生与护士对评估工作详细进行执行。②制定转运评估等级及防护措施:由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小组根据自身的临床时间及经验为患者的转运制定评估表, 评估表内容应对以往转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与明确, 使得转运过程中的防护措施更加细化与全面化[3]。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内容实施前由护士进行填写, 保障一式2份, 一份由相关治疗科室所使用, 而另一份则交予患者及其家属, 用于向患者解释该护理评估策略的优越性, 加强与患者之间的沟通[4]。③根据转运评估等级做好准备工作:应根据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的等级标注来做好防护准备, 例如对于烦躁的患者可使用约束带或者镇静剂进行约束;ICU患者身上的管道较多, 在转运前后应固定好管道, 以免发生滑落现象;对有关管道实施夹闭操作, 以免发生反流现象等[5]。④评估表报送相关科室做好准备:相关医护人员在将评估表送达有关科室后, 各科室应根据评估表的内容做好准备工作, 例如, 准备好万曼呼吸机、奥萨2型呼吸机以及飞利浦监护仪等, 准备西地兰、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地塞米松、甲强龙等药物。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以及护理投诉评分。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B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评分(89.30±20.22)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90.30±19.00)均明显高于A组的(74.45± 20.12)、(76.89±18.42)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B组患者的护理缺陷评分(12.45±9.75)分以及护理投诉评分(9.25±5.24)分均明显低于A组的(30.79±10.03)、(29.31± 8.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3. 1 院际转运前护理评估的实施可有效地降低护理风险 据本文研究数据显示, 护理后, B组患者的护理缺陷评分(12.45±9.75)分以及护理投诉评分(9.25±5.24)分均明显低于A组的(30.79±10.03)、(29.31±8.14)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策略的实施对于有效的规避护理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患者在转运的过程中由于受并发症、管道滑脱以及坠床等意外风险影响, 加之患者病情的危重性, 将极有可能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 所以在转运前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护理评估, 制定转运方案, 携带好相应的抢救器械及药品, 可降低转运途中发生不良风险事件的几率, 保障转运安全[6]。, 百拇医药(胡艳玉)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