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30084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11期
     【摘要】 目的 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贝那普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螺内酯治疗, 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22例(55.00%), 有效15例(37.50%), 无效3例(7.50%), 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14例(46.67%), 有效16例(40.00%), 无效10例(25.00%), 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4例干咳, 4例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仅出现2例干咳,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螺内酯;贝那普利;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安全性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1.057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充盈功能低下, 心排血量满足不了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而造成的体循环淤血, 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威胁[1]。贝那普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在治疗心力衰竭上有很好的疗效, 螺内酯是醛固酮拮抗剂, 同样也能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2]。本次研究主要分析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8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0例。观察组男28例, 女12例, 年龄35~76岁, 平均年龄(59.18±5.76)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 Ⅲ级20例, Ⅳ级7例。对照组男25例, 女15例, 年龄38~75岁, 平均年龄(60.34±5.23)岁;心功能分级:Ⅱ级10例, Ⅲ级18例, Ⅳ级1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强心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酯类的常规治疗。对照组单独使用贝那普利片(成都地奥制药集团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3390)治疗,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选择合适的剂量标准, 剂量由小到大, 3~40 mg/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螺内酯(浙江亚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33020111)进行治疗, 18 mg/d, 治疗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禁止患者服用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 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后心功能恢复到Ⅰ级或者≥Ⅱ级;有效:治疗后心功能恢复未达到Ⅰ级, 但是改善程度接近Ⅰ级;无效:治疗后心功能没有任何改善, 甚至病情有轻微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干咳、呕吐)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 观察组显效22例(55.00%), 有效15例(37.50%), 无效3例(7.50%), 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显效14例(46.67%), 有效16例(40.00%), 无效10例(25.00%), 总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 P<0.05)。

    2. 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对照组出现4例干咳,4例呕吐,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仅出现2例干咳,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 P<0.05)。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室充盈功能低下, 心排血量满足不了机体的新陈代谢需要而造成的体循环淤血, 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疾病, 其特点主要是左室扩张导致神经內分泌失调、身体循环功能出现异常[4]。其主要临床表现有, 呼吸困难和乏力、下肢水肿、心肌梗死和急性肺水肿等症状, 一般情况之下是利用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5], 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

    贝那普利的主要成分是盐酸贝那普利, 其药理性质主要为[6-8]:①降压。贝那普利在进入人体后, 在肝内被水解, 成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可以阻止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的转换, 降低血管阻力, 增高血浆肾素活性, 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从而产生降压的作用;②降低心脏负荷。内那普利可以扩张动脉和静脉两种主要经脉, 降低周围血管的阻力和心脏的后负荷、肺毛细血管和心脏前负荷和肺血管阻力, 延长运动时间, 改善心脏的输血量。贝那普利在使用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一些常见的有头痛、头晕、咳嗽、恶心等, 所以在服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对患者的护理, 如果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或者低血压的应该立即停止使用此类药物。螺内酯是一种醛固酮竞争性抑制剂, 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对肾小管的其他位置没有显著的效果, 螺内酯在治疗以下症状中有显著的效果。①顽固性水肿。螺内酯对肝硬化和肾病综合症的患者有非常好的效果, 也可用于特发性水肿。②高血压。螺内酯可以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辅助用药[9]。③低钾血症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单一的螺内酯治疗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常见的有恶心、呕吐、胃痉挛和腹泻, 所以在治疗的时候一般是联合其他药物一起治疗,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可以有效的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提高临床的治疗疗效[10]。

    综上所述,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和单一药物相比, 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临床疗效更好, 可以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的安全性, 值得进一步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侯凤丽.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0):96-97.

    [2]杨占勇.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5):139-140.

    [3]张冰. 螺内酯与贝那普利联用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伤残医学, 2014(6):142-143.

    [4]姚凯东.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临床研究, 2017, 25(2):131.

    [5]李庆.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 8(20):127-128.

    [6]赵林艳.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采用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的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5, 3(18):146- 147.

    [7]徐俊凤.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21):6, 8.

    [8]林长煜.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 15(5):51-52.

    [9]阿斯耶·热合曼.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36): 139-140.

    [10]马瑞琴. 螺内酯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评估.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 5(23):49-50.

    [收稿日期:2017-12-18], http://www.100md.com(孟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