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32期
编号:13213704
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1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32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施行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采用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采用三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和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 各3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全部康复出院。对照组2例中转开胸。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总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2.1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并发症, 其中1例较严重为急性呼吸衰竭;观察组术后发生2例并发症, 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一般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是一种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效果显著的手术方式, 具有推广优势。

    【关键词】 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癌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2.014

    电视胸腔镜手术是20世纪90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全新的成熟的胸部微创外科技术。本院自2008年起在本地区率先开展了该项技术, 积累了较多的经验。近两年来, 本院施行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多例,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为探讨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 本文以本院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三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并分析其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采用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的66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33例。对照组患者男18例, 女15例;年龄30~74岁, 平均年龄52岁。

    观察组患者男22例, 女11例;年龄28~76岁, 平均年龄5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

    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采用三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术前均行双腔气管插管静脉复合全身麻醉, 健侧卧位;胸腔镜孔位于腋中线第7或第8肋间, 作长1.5 cm的切口;主操作孔位于腋前线第4或第5肋间, 作长2.0~4.0 cm的切口;副操作孔位于腋后线与肩胛线之间的第6或第7肋间, 作长2.0~4.0 cm的切口[1]。

    1. 2. 2 观察组患者采用单操作孔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术前准备以及胸腔镜孔的位置和切口长度与对照组相同, 该孔用于手术观察;而单操作孔是以腋前线作为中心参照, 位于水平方向的第4或第5肋间, 作长2.0~4.0 cm的切口, 所有操作均在此孔内完成。

    1. 2. 3 肺叶切除术:手术时均为单方向性, 由表及里, 层次递进, 按照肺静脉→叶支气管→分支肺动脉→肺叶间裂的顺序依次离断, 最后行肺叶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肺癌, 各样本淋巴结均无远处转移[2]。

    1. 3 观察指标 对比评价包括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总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切口感染率、术后并发症(如肺漏气、肺不张、心律失常等一般或严重并发症)等围手术期指标, 并记录手术完成情况和围手术期死亡例数。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 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 全部康复出院。对照组2例中转开胸。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 但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总引流量、拔除引流管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率(0)明显低于对照组(12.12%),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发生4例并发症, 其中1例较严重为急性呼吸衰竭;观察组术后发生2例并发症, 但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一般及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电视全胸腔镜手术在胸部疾病治疗中具有诸多优点, 在保证手术效果前提下, 能最大程度地减少手术创伤, 减轻患者痛苦, 更清楚地显示手术部位的细节, 减少对肺的损伤及出血, 保持术野干净, 做到镜下操作无盲区, 以致在传统的开胸手术中很难完全显露的侧胸壁及肋膈角等部位, 在胸腔镜下均可很好地暴露,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可行性及远期疗效。众多学者的临床研究也证實了电视全胸腔镜下手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3, 4]。

    经过20余年的快速发展, 电视全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大, 从简单手术向复杂手术推进, 胸腔镜下完成肺叶切除等多种复杂手术已是胸外科医师的共识, 已在国内外各大医院广泛开展, 并逐渐在各级基层医院推广, 以胸腔镜为先导的胸部微创手术已成为当代胸外科发展的主流方向。

    国内电视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通常采用包括胸腔镜孔、主操作孔及辅助操作孔在内的三切口手术方式。由于辅助操作孔的切口入路进胸需经过大圆肌、背阔肌、前锯肌等较多肌群, 其肌肉的层次多, 血供丰富, 穿刺后易出血;加之后肋间隙较前肋间隙狭窄, 手术操作空间受限, 容易损伤肋间神经及血管, 使患者术后有明显的疼痛感, 甚至有感觉异常和运动轻度障碍, 以致恢复时间较长;此外对患者的美观及其心理也可带来不良影响。, 百拇医药(杜治国 史健玮)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