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9期
编号:13087623
中医治疗阳虚体质月经不调女性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9期
     平均病程(11.49±7.54)个月, 体重42~74 kg, 平均体重(52.14± 11.21)kg。常规西医组患者年龄19~45岁, 平均年龄(33.45± 5.35)岁, 病程4~29个月, 平均病程(13.85±6.21)个月, 体重40~73 kg, 平均体重(50.22±9.34)kg。两组患者年龄、病程、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入选研究对象均自愿受试, 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严重脏器并发症、凝血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患者。诊断标准:①阳虚体质:参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2], 具有阳气不足, 畏寒怕冷, 手足不温等虚寒表现;喜热饮食, 精神不振, 易患痰饮, 肿胀, 泄泻等病;②月经不调: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女性月经不调诊断标准, 包括月经过少, 月经过多, 经期延长, 月经先期, 月经后期, 月经先后不定期。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阳虚体质及月经不调的诊断标准;②患者年龄18~45岁;③治療前3个月内未服用过任何药物治疗, 包括激素治疗等。

    1. 2 研究方法

    1. 2. 1 中医治疗组 采取中医治疗, 中医药材:黄芪12 g、山药12 g、地黄15 g、山茱萸12 g、茯苓12 g、牡丹皮6 g、桂枝12 g、泽泻12 g、牛膝12 g、熟附子10 g、车前子9 g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