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7年第18期
编号:13046077
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病后的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方法 200例心肌梗死患者, 根据就诊时间以2 h为一个时间段将患者分为组1(0 h6 h, 61例)。分别检测四组患者的心电图, 并比较分析各组的心电图特点。结果 200例患者中, 心电图结果呈阳性51例, 阳性率为25.50%, 其中6例Q波改变, 占3.00%;10例R波改变, 占5.00%;19例T波改变, 占9.50%;16例ST段改变, 占8.00%。组2患者较组3和组4患者更容易出现超急性期心电图非典型改变(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在超急性期会出现明显的非典型改变, 多发生在2~4 h, 以T波为主。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急性心电图非典型改变的临床特点, 能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提供可靠有效的依据。

    【关键词】 心肌梗死;超急性期;非典型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8.019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是心血管内科常见的一种危急重症, 发病快而险, 死亡率极高。对早期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精确的诊疗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有研究表明[1], 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若在30 min内溶解血栓, 或者患者在90 min内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并能对患者起到良好的预后作用。因此在早期诊断出心肌梗死疾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