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6年第9期
编号:12836864
不同补片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中的应用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9期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27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参照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发布的《腹部手术切口疝手术治疗方案(草案)》[2], 其中22例需行补片修补, 随机分成合成补片组(12例)及生物补片组(10例)。两组患者年龄、病灶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注:两组比较, P>0.05

    1. 2 手术步骤 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 严格遵循“无瘤原则”, 切除病灶和病灶周围约5~10 mm的正常组织。切除后筋膜缺损的范围直径约5~7 cm, 将相应组织游离后对拉, 如能进行对拉缝合后无张力, 则不做补片修补加固。22例患者因尝试对拉缝合后张力较大或腹壁缺损较大不能对拉缝合, 参照上述方案用补片修补加固。

    1. 3 术后情况 2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 术后均使用戈舍瑞林3.6 μg, 每28天皮下注射1次, 共6次。术后6个月复查彩超, 均无复发。

    1. 4 观察指标 统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腹壁伤口愈合情况及术后6个月门诊随访情况, 随访内容包括有无腹壁伤口僵硬感、腹壁疝发生、填写疼痛调查问卷(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估腹壁伤口局部刺激或牵拉所致疼痛程度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