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4年第9期
编号:12666136
多层螺旋CT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4年3月2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9期
     【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多层螺旋CT在诊断鼻骨骨折中的表现及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鼻骨骨折患者的螺旋CT结果。结果 多层螺旋CT及其处理技术能够显示骨折的位置、形态、类型、数量。58例鼻骨骨折患者中单侧45例, 其中左侧28例, 右侧17例, 双侧13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鼻骨骨折及处理作出明确诊断。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鼻骨骨折;诊断

    鼻骨骨折是头面部外伤的常见病, 鼻骨突出于面部正中, 骨质较薄, 受暴力最常见易发生骨折, 占面部外伤骨折60%, 外伤后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处理, 导致外鼻崎型或无法正常复位。临床可见单侧或双侧鼻骨骨折, 主要症状是颌面部肿胀、局部疼痛、鼻出血、鼻部变形、皮下淤血等。既往诊断鼻骨骨折采用拍摄鼻骨侧位X线平片和通过临床医生检查得以确诊。但是因为鼻部存在骨性重叠以及鼻骨固有的解剖学特点使得鼻骨侧位平片影像模糊, 从而影响诊断鼻部软组织水中,挫伤, 裂伤, 疼痛和意识状态的表现, 常常会干扰临床检查的准确性。
, http://www.100md.com
    多层螺旋CT可以常规薄层扫描, 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各向同性, 其三维重建后的图像优点[1]。本文对本院58例鼻骨骨折患者的64排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评价多层螺旋CT在诊断鼻骨骨折及处理技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诊断鼻骨骨折的患者58例, 男性38例, 女性20例, 年龄15~60岁, 平均30岁。检查均在外伤后1周内, 检查前未进行复位。多层螺旋CT扫描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定位基准线与鼻骨长轴垂直;采用西门子多层螺旋CT机, 扫描范围, 由眶上缘至上颌骨下缘水平。螺旋扫描方式, 扫描层厚5.0 mmACq, 64×0.6 mm, 扫描速度8.42 s, 扫描视野10.96 mGY,扫描条件:电压120 kv, 有效毫安秒70 mAs。采用高分辨率算法。

    1. 2 图像重建方法 重建层厚1 mm, 图像后处理采用多层面重组, 表面阴影遮盖, 容积重现技术行三维重建显示鼻骨冠状位图像和立体影像, 并结合原始横断图像进行观察分析。
, 百拇医药
    2 结果

    58例鼻骨骨折中, 单侧45例(占77%), 其中左侧28例, 右侧17例, 双侧13例(占23%)。在58例鼻骨骨折中线性骨折20例(占34%), 错位, 凹陷骨折28例(占48%)粉碎性骨折10例(占17%)。

    多层螺旋CT图像在显示是否有骨折以及判断骨折类型方面效果良好, 58例均能够清晰显示[2]。多层螺旋CT对临床鼻骨骨折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3 讨论

    鼻骨骨折在多层螺旋CT处理技术弥补了X线平片不足之处[3]。

    单纯的X线及CT图像,对隐匿性骨折/微小骨折可能会遗漏, 但多层螺旋CT在发现鼻骨隐匿性骨折、骨碎片的来源[4]。鼻颌缝分离, 更清楚、更直观, 弥补了不足之处。
, http://www.100md.com
    总之, 鼻骨骨折及鼻外伤三维成像的多层螺旋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权威性。多层螺旋CT具有较普通CT及X线片检查更加重要的优势, 它不仅具有更高的密度和空间分辨率, 扫描速度快, 扫描层面薄, 重建速度快, 重建方式多样, 并且通过不同图像后出来技术能够更清楚地显示骨折形态、位置, 立体感强、为临床诊断及相关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因此, 多层螺旋CT在鼻部外伤及鼻骨骨折的定位、定性诊断, 以及指导临床医生诊断及治疗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新潮,张全伟.螺旋CT和三维重建技术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华骨科杂志, 2000,20(8):473.

    [2]韩德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中华医学杂志, 2002, 82(24): 1700-1702.

    [3]田本祥, 阴祖栋, 李刚, 等. 多层螺旋 CT 高分辨率联合扫描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6, 16(8): 873-875.

    [4]陈波.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中国当代医药, 2009, 16(14):91., 百拇医药(崔兴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