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601
本院2010年至201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林玉燕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本院2010年到2012年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应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茂名石化医院2010年到2012年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病例用药频度(DDDs)情况,并对其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年来,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的DDDs逐年上升,乙酰麦迪霉素、琥乙红霉素、罗红霉素的DDDs较平稳,而乙酰螺旋霉素、红霉素的DDDs逐年下降。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病例中,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 32 例。结论 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在胃肠与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中应慎用,用药过程中高度警惕过敏反应。

    【关键词】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DDDs;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由链霉菌产生的一类抗生素,其结构特征为分子中含有一个内酯结构的14元或16元大环。它是通过内酯环上的羟基与脱氧氨基糖或6去氧糖缩合形成的碱性苷。常用作需氧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球菌和厌氧球菌等感染的首选药,此类药物主要有红霉素(erythromycin)、螺旋霉素(spiramycin)、麦迪霉素(medemycin)等[1]。本院是一间较大型综合性医院,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应用较为广泛。通过对本院2010年到2012年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病例用药频度(DDDs)和不良反应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