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16期
编号:13160370
疏肝健脾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5日 王金周 阎淸海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疏肝健脾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药物性感损害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硫普罗宁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疏肝健脾汤,1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治疗结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疏肝健脾汤能消除和改善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症状,促进肝功能的恢复,临床疗效优异,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疏肝健脾汤;临床研究

    药物性肝损害是指由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脏损害,其发病率仅次于病毒性肝炎、脂肪性肝病(酒精性和非酒精性)[1]。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药的不断问世、药品使用品种及剂量的增加,大量抗结核及抗肿瘤药物投入应用,滥用抗生素、中药使用不当等现象,药物性肝损害也呈逐年明显增多的趋势。近年来笔者以疏肝健脾汤治疗药物性肝损害30例,疗效颇佳,现总结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安阳市中医院住院患者中符合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男18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28±10.41)岁,用药至发病平均为(9.31±4.85) d。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41.70±9.74)岁;用药至发病平均为(10.27±4.33) d。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①西医诊断标准: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参照2004年日本肝病学会在DDWJ会议上[2]提出的药物性肝损害诊断标准设计。②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肝郁脾虚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版[3]中的相关内容制定。③纳入及排除标准:病例纳入标准:a.符合西医诊断标准。b.符合中医证候诊断标准。c.受试年龄18~65岁;排除病例标准:a.辨证不明确或有过多兼夹证。b.合并有心、脑、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c.确诊为重症肝炎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停用有肝损害的已知或可疑药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