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46765
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胡冬梅 姚文杰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耐药性,为临床医师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494例女性患者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支原体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494例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的患者中,解脲支原体(Uu) 阳性者344例(69.6%),人型支原体(Mh)阳性者30例(6.1%),混合感染(Uu+Mh)120例(24.3%)。药敏结果表明,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对单纯Uu感染敏感性较高;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对混合感染敏感性较高;交沙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壮观霉素对单纯Mh感染敏感性较高。 结论 Uu 是主要感染菌种,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可作为治疗支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阿奇霉素对单纯Mh 感染以及混合感染(Mh+Uu)疗效不佳,喹诺酮类药物因广泛应用耐药严峻。临床应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验

    近年来,支原体属引起泌尿生殖道感染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新品种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及广泛使用,导致支原体属的耐药性发生了变化,给临床医师治疗泌尿生殖道感染带来了困难[1]。本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女性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患者药敏状况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来我院门诊妇产科、皮肤科、泌尿外科就诊,经检查有支原体感染的患者494例,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51岁。主要症状为生殖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及尿频等,部分为无症状者。

    1.2 标本采集 以窥阴器扩张阴道,用无菌拭子深入阴道3~4 cm处采集宫颈分泌物,置无菌试管送检。

    1.3 试剂与方法 支原体培养药敏试剂盒购自珠海银科发展有限公司。操作严格按试剂盒说明进行。Uu于24 h、Mh于48 h 观察记录结果。

    1.4 结果判断 当有支原体生长时支原体分解底物呈弱碱性使酚酞指示剂变红,培养基由橙黄色变成红色且清亮为阳性,表示有支原体生长。药敏实验结果判定:药敏孔变红表示孔中有Uu或Hh 生长,表示支原体对该种抗菌药物耐药或中度敏感;反之则敏感。

    2 结果

    2.1 支原体阳性分布 494例支原体感染中,Uu 阳性的344例,占69.6%,Mh阳性的30例,占6.1%,Uu和 Mh 同时阳性120例,占24.3%。

    2.2 药敏试验结果 Uu对四环素类抗菌药物敏感率最高,敏感率>80.0%;Mh对强力霉素最敏感,其次是美满霉素,壮观霉素;Uu+Mh对美满霉素敏感率最高。见表1。

    3 讨论

    支原体是一类无细胞壁、形态上成高度多形性,能通过除菌滤器,在无生命培养基中能生长繁殖的最小原核细胞型微生物[2],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迄今已分离到150余种,对人致病的主要为肺炎支原体、人型支原体、生殖器支原体、穿通支原体和解脲脲原体,引起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道疾病感染等。解脲脲原体普遍寄居在人体生殖道中,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和其他多种泌尿生殖系疾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其致病性主要是侵犯人体黏膜细胞,黏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破坏宿主细胞膜,损伤宿主细胞,形成炎症性改变,通常与其多带抗原(MBA)毒力基因有关。MBA是解脲脲原体的主要抗原组份,在人类感染时在毒性方面起重要作用[3]。

    本文494例支原体阳性中,其中Uu 344例(69.6%), Mh 30例(6.1%), Uu和Mh混合感染120例(24.3%),说明Uu是主要感染菌种。这与相关文献报道的检测结果一致[4]。女性支原体感染患者,常因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而容易忽视检查治疗,导致病情迁延和交叉感染[5]。因此,有可能导致新生儿携带病原体,直接影响优生优育,后果严重,须引起高度重视。据报道[6],支原体属主要通过性生活传染。无性生活史的男女青年,几乎不发生泌尿生殖道的支原体属感染,而有性生活的妇女,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率增加,性生活混乱,感染率也增高,因此支原体培养阳性不能作为诊断支原体属感染的唯一依据。

    由于支原体属无细胞壁结构,不宜选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干扰蛋白质合成的抗菌药物(如红霉素等大环内酯类、强力霉素等四环素类)敏感。红霉素和四环素曾被认为是疗效肯定的首选抗菌药物。本次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强力霉素、美满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交沙霉素对单纯Uu感染敏感性较高,敏感率>90%;强力霉素、美满霉素和交沙霉素对混合感染敏感性较高,敏感率>80%;强力霉素对单纯Mh感染敏感性最高,敏感率是93.3%。Uu和Mh支原体对强力霉素、美满霉素有较强的抗菌活性,敏感率分别为97.1%和93.3 %。但是不规范使用现象的增多,耐药性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Uu对螺旋霉素耐药率较高,敏感率为37.2 %。喹诺酮类药物与DNA促旋酶及拓扑酶发生交互作用,导致DNA降解或菌体死亡[7]。其副反应可引起抽搐、癫痫、神志改变、视力损害等严重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18岁以下未成年患者避免使用本类药物.加替沙星由于其干扰糖代谢的明显副反应在国外应用已受到限制[8]。由表1可见,敏感率也不高,不足50.0 %。

    综上所述,支原体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耐药性有所区别,建议患者应先做病原学诊断和药敏试验,以获得最佳治疗方案。对其耐药现状进行动态跟踪监测,以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减少资源浪费。

    参 考 文 献

    [1] 罗晓云.967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4):40344035.

    [2] 张卓然,倪语星. 临床微生物学和微生物检验.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9295.

    [3] 朱庆义,胡朝辉,刘峰林.解脲脲支原体多带抗原基因分型鉴定及其临床应用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8):856858.

    [4] 章美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