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242935
急诊外伤手术中病情变化的原因及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10期
     【摘要】 创伤在我国近年已明显增加。据统计, 2009年以来来院急诊的患者以30%的速度递增,其中外科占26%。面对日益增加的患者。一些患者来院时生命体征平稳,而在清创手术室清创缝合的过程中往往出现程度不同的病情变化。如果不采取积极有力的预防及护理措施,轻者出现摔伤意外,重者出现休克甚至发生生命危险。对一些生命体征平稳的外伤患者在手术中应加强病情观察,增加预见性和相应的急救护理措施,规范接诊流程,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和患者早日康复。2 原因分析

    21 疼痛刺激 清创术要求在清洗消毒后去除伤口内所有的机油、铁屑、污泥等异物的基础上再进行伤口的缝合。对一些创面较大、较深,污染严重的伤口,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的清洁伤口过程,还要对组织内血管、神经、肌肉、肌腱等进行探查和功能检查。而清创术中应用的是局部麻醉,止痛效果有一定的局限性。再加上消毒药液对伤口内黏膜的直接刺激,往往导致那些对局麻药不敏感或疼痛阈值低的患者在清创过程中出现病情变化。观察的患者中有24例是因为原因而出现面色苍白、胸闷不适、血压下降等现象。

    22 体力消耗过多及低血糖反应 部分患者受伤后,尽管创面不大,出血量不多,但从受伤到医院就诊的过程中消耗大量体力,加上情绪激动、心理紧张、受伤后错过就餐,患者到医院时就出现出冷汗、全身无力、头晕、心慌等身体虚脱或低血糖症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