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32期 > 正文
编号:12149587
纤维蛋白原基因多态性与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5日 单立业 包进
第1页

    参见附件(2376KB,2页)。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以周围小血管炎病变为主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本文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纤维蛋白原Bβ基因多态性的分析,探讨小儿过敏性紫癜的易感基因,从基因水平解释其发病机制,以便为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紫癜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观察组 选自2005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78例,其中男42例,女36例,年龄1~16岁,平均6岁,诊断标准参照[1]。

    1.1.2 对照组 选自同期健康儿童78例,男41例,女37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空腹抽取过敏性紫癜患儿外周静脉血2 ml,健康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2 ml,枸橼酸钠抗凝,室温下离心分离血浆及血细胞成分。

    1.2.2 基因组DNA提取 应用酚,氯法,从血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于,20℃保存。

    1.2.3 基因多态性分析 PCR引物序列参考文献[2](由北京赛百胜公司合成),Fg β,455上游引物5′,ATAGAATAGGGTATGAATTTG,3′,下游引物5′,TTTACTATTTTACCAAGTCGG,3′,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酶切,A等位基因仅有一条446bp片段,G等位基因被切为348bp、98bp两个片段。AA型纯合子仅有一条446bp片段,GG型纯合子有348bp、98bp两条片段,GA型杂合子有446bp、348bp、98bp三条片段;

    1.2.4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检测 应用CA53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两组间基因型及基因频率采用直接计数法,差异比较采用χ2检验。血浆蛋白原水平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2.1 基因扩增片段酶切后电泳结果见图1。

    2.2 Bβ,455 g/A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观察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侵犯皮肤或其他器官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一种过敏性血管炎,可出现血管壁灶性坏死,纤维素沉积,血管内血小板血栓形成,血管通透性增加[3]。纤维蛋白原是由肝脏合成、分泌的一种糖基化蛋白,其在凝血机制中占有重要地位,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是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其升高促进血液高凝状态,进而形成血栓。一般认为,血浆Fg升高是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某些基因位点多态性被认为与血浆Fg水平相关,位于纤维蛋白原Bβ基因5′端启动子区,455bp位点处的G/A,455是倍受关注的一个多态性位点,,455 gG纯合子与,455 gA杂合子与,455AA纯合子相比,GG型个体的血浆Fg水平最低,GA次之,AA型最高[4],人群中A等位基因频率较低。目前国内外关于人纤维蛋白原,455 g/A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高血压 、狼疮性肾炎、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等诸多疾病的相关性已有报道,但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相关性国内外均没见报道,本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FG水平与β纤维蛋白原,455 g/A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Bβ,455 g/A位点GG基因型血浆FG水平明显低于AA+GA基因型血浆FG水平; Bβ,455 g/A位点观察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本文通过对过敏性紫癜患儿纤维蛋白原Bβ,455 g/A基因多态性及纤维蛋白原水平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过敏性紫癜的发病与纤维蛋白原Bβ,455 g/A基因多态性具有相关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