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13期
编号:12093154
二维应变成像评价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左心功能变化
http://www.100md.com 2011年5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3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冠心病左室运动障碍存在有3种机制,分别是瘢痕形成、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瘢痕心肌丧失收缩舒张功能,为不可逆病变;心肌顿抑和心肌冬眠为可逆性病变,在适当的冠脉再血管化治疗后,左心功能可不同程度改善,CABG是一种有效的冠脉再血管化治疗方法,为缺血心肌重建血运通道,改善心肌的供血和供氧,缓解和消除心绞痛症状[1,2]。改善心肌功能,延长寿命[3]。

    评价冠脉搭桥手术成功与否最直接的检查为冠状动脉造影的术前术后对比,但它是一种有创性检查。寻找合适的无创指标,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有效的评价手术疗效,意义重大。

    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能够反复进行,并具有费用低、耗时短等优点[4]。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以目测法为主,其主观性强,缺乏量化的分析手段,影响因素较多,敏感性较低,临床诊断价值有限,尤其是对于室壁运动和形态改变不大的心绞痛患者,已有研究表明,静息状态下即使在冠状动脉狭窄85%~90%时,心脏仍可以通过建立良好的侧枝循环,使心肌能够保持足够的血流量以维持正常的心肌收缩和舒张运动,但心肌血流的低灌注已可使心肌逐步发生纤维化变形而导致心肌的变形的形变能力下降,应用二维应变超声心动图可以敏感地检测到缺血心肌早期的形变能力下降,从而反映心肌早期的收缩功能受损[5]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