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24期 > 正文
编号:119520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25日 郝岩 杨慧敏
第1页

    参见附件(1452KB,2页)。

     【摘要】 微创手术是外科手术的发展趋势,取代了部分传统手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具有痛苦小,住院期短,恢复快等特点已成为胆囊炎、胆囊结石的首选手术方式。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

    1 资料与方法

    1.1 我院自2005年1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共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62例,其中男83例,女79例,年龄为29~80岁,平均54岁。

    1.2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下全身麻醉和二氧化碳气腹下行LC术,手术时间30~180 min,平均71 min。手术步骤:①于脐上/下作弧形小切口(A切口),用气腹针穿刺入腹腔,充入二氧化碳气体1.60~2.0 kPa气腹压力,拔出气腹针,以套管针穿刺腹腔,拔出内芯,插入腹腔镜,检查腹腔表面有无异常;②在腹腔镜的监视下,分别在右肋缘下锁骨中线(B切口)腋前线(C切口)穿刺置入5 mm气腹套管针,于正中线剑突下(D切口)穿刺置入10 mm气腹套管针;③解剖胆囊三角,游离并夹闭胆囊管放置钛夹,分离并夹闭胆囊动脉,游离胆囊,取出胆囊,消除气腹,夹闭腹腔缝合切口。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评估,评估高危患者术前重要脏器,功能情况及原发病的改善情况,全身麻醉时会发生二氧化碳潴留,引起二氧化碳分压升高,使心脏后负荷增加,外周阻力增加,心肌缺氧,心律失常等生理变化,护士在术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正确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详细询问既往史,认真配合做好各项实验室检查。

    2.1.2 心理护理 由于腹腔手术是近年来开展的一种新的手术方法,多数患者及家属并不了解手术过程,因而怀疑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及疗效,更有部分患者担心费用过高等问题,因此要对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教育,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手术的适应性、方法、优点。同时请术后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顾虑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1.3 胃肠道准备 术前予以清淡易消化食物,并禁食易产生气食物如,牛奶、豆浆等。当晚应进流质食物,术前6~8 h禁食水,并予湿肥皂水灌肠一次,术前留置导尿和胃管。目的是减少麻醉引起的呕吐而导致的窒息或误吸并防止胃肠胀气而影响手术。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及饮食,患者回病房后去枕平卧6 h,头偏向一侧,术后6 h可起床活动,增加肺通气量,有利于气管分泌物排出,减少肺部并发症。肠蠕动恢复可进流质,次日进半流质,避免牛奶、豆浆过甜流质等产气食物摄入,防止术后肠胀气。

    2.2.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每小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各一次至病情平稳,观察患者的面色及精神状况,并观察术后患者腹部有三个或四个小切口,都有6×3 cm敷贴粘贴,如无渗血、渗液,不需特殊处理,待切口自然愈合揭开敷贴粘贴即可,如渗液局部涂消毒碘液。

    2.2.3 防止各类引流管的扭曲,受压堵塞,应妥善固定,并严密观察引流液量,性质,有无内出血及胆漏的发生。

    2.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2.3.1 术后疼痛 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术后疼痛较轻,一般可以忍受,对个别疼痛明显者,应及时判断是否有出血等并发症,并及时通知医生查房,置管引流者应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一般引流液不多于50 ml/d,颜色淡红,多是术中腹腔冲洗液,如发现引流液增多色鲜红,引流液中有胆汁样物等异常情况出现,应及时通知医生。

    2.3.2 发热、术后患者体温升高不明显,一般在1℃以内时正常的吸收热,3 d内逐渐恢复正常,若3 d后体温有上升趋势应及时通知医生。

    2.3.3 腹腔内出血、腹腔内出血为LC术后严重并发症,若不及时处理可导致死亡,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腹痛、腹胀、腹肌紧张情况,引流量短时间内超过100 ml且颜色鲜红,血压下降应考虑出血,立即通知医生,必要时再次手术,若戳洞处出血应及时更换辅料并压迫止血。

    2.3.4 呕吐 呕吐是腹腔镜术后的最常见的症状,一般多为中枢性和反射性呕吐。腹腔镜术后早期呕吐大致有以下原因。麻醉药物所致,术中静脉滴入的一些药物如芬太尼等,均可刺激呕吐、中枢引起呕吐;腹腔镜手术时腹腔镜灌注大量二氧化碳及手术本身的刺激干扰胃肠道的功能;术后应用甲硝唑等药物引起的胃肠道反应。

    2.3.5 胆汁漏 术后患者出现剧烈的疼痛,引流管排出大量胆汁样液,再次手术。术后及时应用有效抗生素。护理上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全身情况。有无腹膜刺激症,有无黄疸,胆汁引流量,性质颜色及大便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45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