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4期
编号:11937343
营养支持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5月15日 耿学芝 郭军
第1页

    参见附件(177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出血患者的肠内及肠外营养支持方法。方法 将GCS≤8分的急性重度颅脑损伤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肠外和肠内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对照组完全采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7、14、21 d后,观察患者体重变化,测定血浆清蛋白含量、血红蛋白含量及总淋巴细胞计数,观察治疗期间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经营养治疗后体重略下降,血浆清蛋白、血红蛋白、总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升高。第14天时,治疗组ALB、Hb高于对照组。伤后21 d时各项营养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各种并发症发生的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序贯的方法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脑出血;营养支持;方法

    急性脑出血往往会导致全身代谢紊乱,若早期不能得到及时的营养支持,将很快导致患者营养不良,影响疾病的恢复。脑出血患者病后基础代谢增高,能量消耗明显增加;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氮排出量明显增多,出现负氮平衡和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同时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变化,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蛋白质分解及糖异生增强、糖原分解等,使血糖迅速升高。这些因素导致脑水肿加重、阻碍脑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恢复、造成免疫功能的降低、感染发生率的增加,长期蛋白质缺乏将严重影响肺功能及通气量、血浆蛋白、各种酶类的消耗,影响机体内环境稳定,最终将影响患者转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