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4732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不同治疗方案疗效及预后因素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黄晓红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并探讨影响其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方法 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72例儿童急性ITP患儿的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并分析相关因素与患儿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 ①泼尼松组显效率66.6%,有效率78.6%;无效9例(21.4%);而丙种球蛋白组(丙球组)显效率90.0%,有效率96.7%,无效1例(3.3%);丙球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丙球组(P<0.05);②丙球组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泼尼松组,而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值则明显高于泼尼松组,显示丙球在早期提高血小板值方面的优势;③全组患儿中位随访56(12~70)个月,共有60例患儿治愈,12例患儿转为慢性ITP,不同治疗方式的预后转归无明显差异(P>0.05);④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儿起病至开始治疗的时间、治疗后血小板开始上升的时间和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是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结论 对于儿童急性ITP患者应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特别是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可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减少转为慢性ITP的可能性,应该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关键词】 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预后

    The efficiency of different therapy on acute idiopathic or 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and its relevant prognostic factors in pediatric patients

    HUANG Xiao-hong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