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3194528
18F-FDG-PET/CT早期预测鼻咽癌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杨荣水 林 勤 苏新辉 郑 华 赵 龙 孙 龙 吴 华
第1页

    参见附件。

     1.2.2 18F-FDG PET/CT 图像分析 所有病例均由2~4位有经验的医师共同阅片。PET显像:鼻咽部或者咽旁间隙出现局限性放射性浓聚区,测量其最大SUV值,SUVmax>2.5 或者超过SUVmax的50%为阳性。反之为阴性[3,4]。CT图像:鼻炎黏膜非对称性增厚或形成软组织肿块或结节。无论鼻咽引流区域淋巴结大小,凡FDG代谢异常活跃、形态呈圆形,或伴有中央部位坏死者,认为PET/CT显像阳性,考虑淋巴结转移[5]。

    1.3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分析采用SPPS10.0统计分析软件,SUV以x±s表示,各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及方差分析。

    2 结果

    32例患者治疗前一周和放疗中(DT 50 Gy/25F,5W)及放疗结束(DT 70 Gy/25F,7W)后一周内SUVmax均逐渐下降,治疗前(单纯放疗或放化疗同步治疗)原发病灶SUVmax值平均为(13.51±6.507)(2.70~18.60),放疗中(DT 50 Gy/25 F,5 W)SUVmax值平均为(5.49±2.30)(2.50~7.60),放疗结束(DT 70 Gy/25F,7W)后1周内SUVmax平均为(6.49±3.30)(P<0.001)。图1所示放疗前,鼻咽左侧壁软组织增厚,代谢升高。图2:放疗中(DT 50 Gy/25F,5W),原增厚软组织明显变薄,代谢明显降低。图3:放疗结束(DT 70 Gy/25F,7W)后一周内,原发灶变化不明显,代谢进一步降低。

    3 讨论

    近几年来,PET/CT在肿瘤的诊断、分期、疗效监测等方面的应用已得到肯定。PET/CT不单是PET和CT硬件的有机融合,更主要是功能、代谢显像和解剖影像的融合,在疾病的诊断较单独PET或CT具有明显的优势[2,6-8]。CT主要是通过解剖结构和组织密度等形态改变来诊断疾病,具有局限性和盲目性,尤其在转移淋巴结的判断[9]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