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妇产科 > 分娩期并发症 > 产后出血
编号:11727840
产后出血的急救及护理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月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期
     [关键词] 产后出血; 急救;护理体会

    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超过500 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1]。依据发生的时间可分为2种:早期产后出血和晚期产后出血。产妇在分娩24 h后到6周内所发生的子宫大出血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大部分的晚期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6~10 d,又称为继发性的产后出血。产后出血一旦发生,血流量可高达300-800 ml/分。往往来势凶猛,如果处理不及时,不正确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失血,危及生命。因此,必须识别原因及时抢救。这种抢救最生动和最真实的体现“时间就是生命”。 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以子宫收缩乏力所致者最常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2]。

    1 临床资料2005年2月至2007年2月,我院妇产科共收治产后大出血患者40例,其中宫缩乏力所致的产后大出血为25例,占62.5%,胎盘因素所致的产后出血为8例,占20%,软产道裂伤所致的产后出血为5例,占12.5%,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产后出血为2例,占5%。年龄最大38岁,最小20岁,初产妇占2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2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