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205
编号:13482495
过分多虑是心病
http://www.100md.com 2020年5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05
     防疫阻击战已初见成效,但面对疫情,不少人已经难以静下心来,顾虑重重。要么担心疫情会波及自己及家人,要么担心会被传染上……倘若整天处于焦虑紧张之中,无法自拔,而且已经持续一段时间,给自己带来痛苦,就要警惕焦虑障碍了。

    其实,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人们预期到某种危险或痛苦境遇即将发生时的一种适应反应或为生物学的防御现象,它是一种复杂的综合情绪,能够激发和发挥人的潜能。不过,物极必反,低焦虑高能力得到的结果是正性,但持续时间不能太长,过度的焦虑则是有害的,是一种心理疾病。

    病态的焦虑症状包括三方面:1.精神性焦虑。这是深层核心症状,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表现焦虑、恐慌和紧张情绪,感到最坏的事即将发生,常坐卧不宁,缺乏安全感,整天提心吊胆,心烦意乱,忧心忡忡,注意力不集中;2.运动性焦虑。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不断地眨眼,敲打手指或捶胸顿足,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3.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食欲不振、腹部发胀并有灼热感,便秘或腹泻,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只有焦虑的情绪体验而没有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的任何表现,不能合理地视为病理症状。反之,没有不安和恐惧的内心体验,单纯身体表现也不能视为焦虑。

    对于焦虑障碍,首先应充分认识到焦虑症不是器质性疾病,对人的生命没有直接威胁。因此,患者不应有任何精神压力和心理负擔;其次,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患者应坚信自己所担心的事情是根本不存在的,经过适当的治疗,此病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再次,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会调节情绪和自我控制,如心理松弛、转移注意力、排除杂念,以达到顺其自然,泰然处之的境界;然后,学会正确处理各种应急事件的方法,增强心理防御能力。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使心情豁达开朗;最后,在进行上述自我调节的同时,倘若疗效不理想,可以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量应用抗焦虑药或者抗抑郁药物。

    编辑:汐颜 xiyanbianji@sina.com, 百拇医药(陈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