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2年第11期
编号:12317444
谁写下了“退休诗”/古代名人养生一席话/故宫为什么多红色和黄色?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2年第11期
     谁写下了“退休诗”

    历代的贤达之士,一到退休年龄就主动请求退下来,有的甚至年龄还不到,也提前请退。许多人还以诗言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妙趣横生的“退休诗”。

    曾封晋安侯的南朝梁代陶弘景,36岁便提前退休,自号“华阳隐居”,过起了逍遥的隐居生活。梁武帝即位后,派人请他出山做官,他画了两头牛,一头牛悠闲自在地吃草,另一头却被人套着笼头,牵着鼻子鞭打驱使。

    他还在画上赋诗曰:“眼前流水自悠悠,歇卧偷闲恋绿畴。笑看金笼牵鼻去,等闲落得用鞭抽。”梁武帝一看,深知其意,虽没能请他出来为官,但还是经常以书信方式请教朝廷大事,因此陶弘景被后人称作“山中宰相”。

    古代名人养生一席话

    名人养生“一德”

, 百拇医药     明代养生家吕坤说:“仁可长寿,德可延年,养德尤养生之第一要也。”

    名人养生“二字”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生在于“安”、“和”二字。“安”即静心,“和”即顺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

    名人养生“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名人养生“四法”

    明代医学家万密斋指出:“养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欲,二曰慎动,三曰法时,四曰却疾。”

    名人养生“五知”

, 百拇医药     宋代周守忠说:“知喜怒之损性,故豁情以宽心;知思虑之销神,故损情而内守;知语烦之侵气,故闭口而忘言;知哀乐之损寿,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欲之窃命,故忍之而不为。”

    名人养生“六节”

    明代医学家江绮石说:“节嗜欲以养精,节烦恼以养神,节愤怒以养肝,节辛勤以养力,节思虑以养心,节悲哀以养肺。”

    名人养生“七食”

    清代养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迟晚;食宜缓些,不可粗速;食宜八九分,不可过饱;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温暖,不可寒凉;食宜软烂,不可坚硬;食毕再饮茶两三口,漱口齿,令极净。”

    名人养生“八乐”

    石成金的“八乐”是:静坐之乐,读书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写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
, 百拇医药
    名人养生“九思”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德思义。”

    故宫为什么多红色和黄色?

    红色一直被视为是一种表示喜庆的正色,寓意着庄严、幸福、吉祥。据考古学家发现,距今3万年左右的山顶洞人,就开始用红色的事物来装饰洞穴。据文献资料记载,周代以后的宫殿就已经开始普遍使用红色了。紫禁城承袭了以往宫殿的色彩美学,所以才使用了大量的红色。

    至于黄色正统地位的确定,源于华夏民族对文明起源的追述。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一望无垠的黄土高原,以及奔腾不息的九曲黄河,都使得黄色深深地印入了炎黄子孙的精髓之中。到了汉代,汉武帝刘彻确立“汉居土德”,至此,黄色便成为了汉朝皇权的象征,以后历朝相沿不变,均以黄色为贵。

    除了受传统文化的影响,阴阳五行学说也对红、黄色彩做出了全新的解释。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之中,黄色属土,而土居中央,系万物之本,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多数宫殿的瓦顶皆以金黄色琉璃瓦覆盖,以显示无比的尊贵。此外,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土赖火生,火多土焦;火能生土,土多火晦。而火为赤色,所以宫殿门、窗、宫墙多用红色,寓有滋生、助长之意,以示兴旺发达。

    明清两代修建紫禁城时,延续以往的传统,殿阁楼宇大都采用红墙黄瓦,色彩强烈耀眼,对比细腻突出,以达到金碧辉煌、和谐悦目的效果,形成气象宏伟而肃穆的整体,既表现了皇家的富丽堂皇,又反映了皇帝的“无上权威”和“天子至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