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养生保健指南》 > 2012年第4期
编号:12209456
教育孙辈的正确方法/心理与疾病——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1日 《养生保健指南》 2012年第4期
     教育孙辈的正确方法

    文/刘艳

    1.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有的老人认为孩子又不是大人,还谈不上自尊心,因此对孩子非打即骂,肆意侮辱。殊不知孩子的自尊心极其脆弱,就像一个美丽的花瓶,一旦打碎,就很难再建立起来了。

    2.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平时多给孩子提供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通过事实让孩子明白自己并不比别的孩子差,只要努力去做了,自己完全可以和别人做得一样好,甚至更好。

    3.注意培养孩子的爱心。在教育孩子时,可以在爱父母、爱爷爷奶奶、爱外公外婆以及周围亲人的基础上,逐步引导他爱小动物、爱他人、爱环境、爱国家、爱世界乃至爱宇宙。一个有爱心的孩子将来才会有责任感,做事情才能有始有终。

    4.培养孩子的独立精神和生活自理能力。有的老人认为孩子小,各方面的能力都比较差,因此事必躬亲,不给孩子锻炼的机会。有的孩子已经上小学了,还与老人同居一室。这样极易养成依赖心理,具体表现为缺乏独立意识,缺乏自信,感情脆弱,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这样的孩子将来恐怕难以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生活。

    5.给孩子一个自由成长的空间。有的老人生怕孩子在外面玩会被别的小孩欺负,或者出现别的意外,于是每天哄着孩子,不让他出去玩。然而,孩子正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完成自己社会化过程的,最好不要对孩子干涉太多。

    6.加强对孩子的理财教育。美国人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时,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要求孩子在3岁时能够辨认硬币和纸币;4岁时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5岁时知道基本硬币的等价物,知道钱的来历;6岁时能够找数目不大的钱,能够数大量的硬币;7岁时能够看懂价格标签;8岁时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的道理,知道把钱存在储蓄账户里;9岁时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10岁时知道每周节约一点钱,以备大笔开销之用;11岁时知道从电视广告中发现理财事实;12岁时知道制订并执行两周开支计划,懂得使用银行业务中的术语。由小到大,孩子在接触货币和制订计划的过程中,逐步地、自然而然地学会了家庭理财。

    中国虽然国情不同,但是理财教育的原理应该是大同小异的。比如可以让孩子参与家庭理财,和孩子一起研究家庭开支情况,确立孩子的理财意识;支持孩子储蓄,使孩子懂得一些最基本的金融知识;指导孩子购物,制订支出计划,等等。天长日久,孩子就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基本的理财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对于不同的孩子还要有不同的侧重。比如有的孩子生性要强,凡事都要争先,稍不如意,情绪马上一落千丈。对于这样的孩子就不能采取粗暴干涉、简单压制的办法,而应该有意识地把这种个性引导到积极健康的轨道上。一方面教育他自尊自爱,保持争强好胜的劲头;另一方面教育他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合作。注意培养他的集体主义精神,把个人有效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之中。在必要的情况下,不妨采取挫折教育的方式。还有的孩子生性敏感忧郁,处世消极悲观。对于这样的孩子切不可武断专横,更不能讽刺挖苦。要经常给予他支持和鼓励,增强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与疾病——情绪对血压的影响

    文/井彦华

    祖国医学将高血压病归于眩晕症的范畴,分析其病因,除了指出与过食肥甘厚味,嗜食烟酒辛辣等因素有关外,还特别指出思虑过度或经常忧郁烦恼最易引发本病。《黄帝内经》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郁于上,使人薄厥。”一时的愤怒情绪,暂时扰乱了心血管系统的生理调节,使血压升高,但只要愤怒情绪平息之后,血压也很快恢复正常。假如经常受到外界不良刺激,血压反复升高,就有可能引起高血压病。这也是战争时期高血压发病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大量临床观察表明,经常处于矛盾心理状态、惊恐情绪和性情不稳定的人,比较容易患高血压病。也有些人虽然并未有惊恐、焦虑、忧郁、痛苦、愤怒等不良情绪,也没有经常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但由于环境和职业的关系,精神上长期处于高度紧张,此类人较其他人容易得高血压病。此外,从事脑力劳动的人比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患高血压病为多。特别是那些不讲究用脑卫生的人,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又缺乏必要的体力劳动与身体锻炼,更容易患高血压病。这是因为,长期精神紧张,会引起高级神经中枢活动障碍,从而使血管的神经调节发生紊乱,全身细小动脉痉挛,管腔变窄,血流通过时阻力增加,导致血压增高。,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