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4期
编号:13088677
基于3S技术的羌活区划研究Ⅱ.基于协同克里金插值的羌活品质适宜性分析及评价(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14期
     羌活Notopterygium incisum Ting ex H T Chang为伞形科羌活属多年生药用植物[10],是传统中藏羌医药体系常用大宗药材羌活Notopterygii Rhizoma et Radix最重要基原植物。羌活野生分布主要在青藏高原东南缘海拔2 800~4 500 m的高山灌丛、灌丛草地以及高山林缘地[1112]。人工栽培实验显示羌活在峨眉山1 700~2 000 m阴湿山林地生长良好,从生长适宜性角度来看,远较高海拔地带生长时间长产量高。但传统上认为,海拔3 000~4 000 m的羌活药材,品质和品相最好;201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羌活中指标成分为羌活醇与异欧前胡素,且两者总量不得少于04%[13],海拔梯度栽培实验分析显示,有效成分含量在低海拔栽培的羌活药材中含量很低,一定范围内随着海拔升高而升高(2 500~3 700 m),而产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表现出典型的高品质与高产量分离[14]。本文以羌活药材为例,阐明中药材品质适宜性区划的基本思路,即在保证药材质量前提下,实现产量与质量之间的平衡与结合,也为解决这类药材优质高产区划提供新的思路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