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图书 > 养生保健4 > 女人养生最重要的7堂课
编号:11835628
小心乳房最易得的七种病(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28日 女人养生最重要的7堂课
     ◆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是最为常见的疾病,好多女性都心存忧虑,担心它会发展成乳腺癌。因为乳腺增生的确是有一定的癌变率,再加上一些广告夸大其词的宣传,更增添了女性的恐慌情绪。其实,大可不必心理负担过重,乳腺增生大多数都是能根治的。

    乳腺增生,俗称“乳痛症”,主要症状是乳房出现肿块和胀痛,它既不是炎症,也不是肿瘤的增生性病变。发生于小叶实质的是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增生主是由于内分泌激素水平失调,性激素代谢紊乱使体内雌激素分泌过量所引起的。

    临床表现为肿块呈结节状,大小不一,用手可推动;肿块有时在一侧乳房,有时双侧都有,甚至会分散于整个乳房;腋窝,肩背部偶有酸胀感觉;偶尔*会分泌体液,可能是黄色,黄绿色或无色;在月经前期痛感较重,月经过后痛感减轻或者消失,与过于劳累也有关。

    乳腺增生常发于中青年女性,一般说来,初产时年龄超过30岁,从未生育,产后不哺乳,多次流产或性生活过稀的女性,乳腺增生发病率较高,有乳癌家族史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在生活中做到以下四点,可有效避免乳腺增生。

    妊娠、哺乳是女性身体的正常功能,对乳腺功能有一定的生理调节,因此,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是有利的。相反,30岁以上未婚、未育或哺乳少的女性则易患乳腺增生。另外,和谐规律的性生活,保持体内的激素水平和生理调节,也可以消除不利于乳腺健康的因素。

    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如果情绪起伏大,能抵制卵巢的排卵功能,使雌激素增高,导致乳腺增生。

    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面霜和滋补品,否则久而久之,这些东西可能会诱发乳腺增生。

    其他类妇科疾病,如月经周期紊乱、附件炎患者,子宫肌瘤患者乳腺增生的几率较高。积极防治妇科疾病,也是减少诱发乳腺增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乳腺增生瘤

    乳腺增生瘤,多发于30—45岁的妇女。肿块可见于一侧或双侧乳房。它的发病有规律可循,一般在月经前一周感到乳房胀满肿瘤、睡眠差,肿块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呈圆形或椭圆形,月经来潮后自会消失。增生瘤不会发生癌变,无须治疗,一般在女性绝经期后自愈,故无须担忧。

    ◆乳腺导管*瘤

    多见于40—45岁妇女。肿瘤体小而质软,疼痛不明显,*有血性分泌物流出。这种病易恶变为*癌,一旦怀疑自己有乳腺导管内肿瘤时,可进行乳腺管X线造影,确诊后应及早施行手术。

    ◆乳腺囊肿

    常见于50岁左右女性,多为乳房受到暴力冲击后,乳房小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血液被吸收和破坏掉后形成囊肿。患者感到乳房钝痛和不适,肿块用手触及时与皮肤无粘连,质地较软,有活动感,患者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

    ◆乳房脂肪瘤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呈单边生长,生长较慢,肿块为圆形或不规则分叶状,边缘清楚柔软,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

    ◆乳腺癌

    这可是乳房类疾病中的恐怖分子了,多见于中老年妇女。肿块生长较快,质地坚硬,边界清楚,表皮呈橘皮样改变,早期疼痛较轻,晚期加剧。癌肿块破溃后形成茶花样溃疡。所以在早期发现后,应及时去医院进行乳房根治切除手术,配合化疗及放疗。因此,30岁以上的女性一定要每年检查一次乳房,40岁以上的女性每半年检查一次乳房,这样可以防患于未然,及早掌握病情,争取到治疗时间。

    ◆乳疼症

    在月经前一周开始发生。表现为乳房胀疼活动量加重,甚至*不敢触碰,而月经来潮后逐渐消失,下一月经周期重新出现,乳房检查无明显肿块。可接经前期紧张症进行治疗。多数2—3年内也可自行消失。

    ◆乳房纤维瘤

    是一种良性肿瘤,又称为乳房上的小地雷。年轻女性有时会发现自己乳房上有樱桃大小、表面平滑、质坚、边界清楚、易推动而无痛的疙瘩,因此掉以轻心,以为是正常现象,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20—30岁间乳房内有小疙瘩,大多是乳腺纤维瘤,如果婚前没有引起足够重视,那么婚后由于妊娠、乳房增大等因素,乳腺中的纤维瘤也迅速增大,再治疗就会比较麻烦。发病后一般无任何症状,月经过后也不消失。癌变机会较少。可在早期进行手术切除,愈后良好。,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