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0456629
治好牙病再怀孕
http://www.100md.com 2004年8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198期
     俗话说“生一个孩子,坏一颗牙”,是指在怀孕过程中,若没有正确的口腔卫生观念及习惯,可能导致蛀牙及牙周病,其实只要能保持适宜的口腔卫生习惯及定期检查,及早治疗,就不会发生上述现象。根据1996年美国牙周病学会年会报告,孕妇患有严重牙周病发生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体重过轻者,为一般口腔健康良好者的7倍。牙周病主要是厌氧菌感染,细菌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在发炎时可释放出一连串炎性因子,也可能导致血糖代谢紊乱,引发早产等。

    由此,专家们提出“治好牙病再怀孕”的口号。

    相信许多女性在结婚体格检查时如果发现有牙病,医生会善意地劝告她们治好牙病后再怀孕。而大多数新娘一般都不予理会,心里还嘀咕:这怀孕与牙病有啥关系?其实,妇女怀孕以后,由于孕妇体内激素的改变及身体免疫力的降低,容易使牙齿、齿龈发生病变,而且妊娠本身也可引起一些口腔病变。如果婚前本来就患有牙病,妊娠以后牙病会复发,并反复发作。
, http://www.100md.com
    如果妇女在怀孕后不久,牙齿就突然发炎疼痛,痛苦不堪,不能吃东西,这样就会导致饮食的摄入减少,从而影响胎儿的正常生长发育。而且,在治疗时口腔科医生也会因病人已怀孕,在使用抗生素等药物时顾虑重重,害怕用药不慎会影响胎儿,从而使不少患牙病的孕妇增加了痛苦和烦恼。

    因此,提醒新婚女性注意,当你决定要孩子时,最好是先治好牙病。

    龋齿孕期由于唾液成分、齿龈血液循环的改变及孕期激素的影响,龋齿有好发倾向,并可使原来病变由较浅向深层发展而引起疼痛、发炎等。防治的方法可在孕前先检查一下,如为浅中层龋齿,可使用一些充填材料将龋洞填补,以停止病变发展。严重者则应考虑拔牙,而怀孕后拔牙则需慎重。孕期除坚持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以及注意口腔卫生外,还应注意营养,摄入足够的维生素D与钙质。

    阻生齿20岁左右是第三磨牙(智齿)萌出时期。有些人因颌骨发育不良,常常发生第三磨牙萌出困难或阻生(牙生长方向异常),并引起牙冠周围软组织炎症而产生患牙区红肿疼痛、全身发热等症状,还可反复发作。此种情况应注意孕前尽早拔除阻生牙,以免孕期反复发炎,造成治疗上的困难。
, 百拇医药
    牙周病牙周病是指牙齿的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发生慢性进行性疾病。常见的有龈缘炎、牙周炎、牙周变性等。大多是由于口腔不洁、牙石堆积、菌斑、食物嵌塞、内分泌紊乱等因素引起。防治办法主要是去除牙石,加强口腔卫生,多吃含有纤维素的食物,早晚叩齿与按摩牙龈,并可服用一些维生素C、B、A、D等。

    当然,孕妇在怀孕期间的口腔保健也非常重要。专家提出,孕期的口腔保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妊娠初期(1~3个月)营养非常重要,在胚胎35天后乳牙胚开始形成,这个阶段母体应摄取较多的蛋白质,充足的钙、磷和维生素A等,可增进孩子今后乳牙的抗病力。②妊娠中期(4~6个月)要增加无机盐及维生素A、B的摄入,以进一步加强乳牙胚的发育,在这个阶段母体处于比较稳定状态,建议及时到医院诊治口腔科疾病。③在妊娠后期(7~9个月)胎儿乳牙胚已完全形成,并有部分恒牙胚开始形成,为了保证乳牙及部分恒牙的良好发育,应进一步充分补充蛋白质及钙、磷、维生素,以利于儿童牙齿的健康发育。

    所以说妊娠期注意加强对孕妇的口腔卫生指导、改善口腔卫生状况以及合理的营养,不但可以预防孕妇的口腔疾病,也能增进儿童牙齿的健康。, http://www.100md.com(代廷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