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908
胃复安致锥体外系反应6例报告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文献标识码】 D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3031-01

    许多药物可以引起锥体外系症状,特别是治疗精神病的药物,如氯丙嗪、氯氮平、五氟利多等,也可以见于其它药物,在应用止吐药胃复安之后发生锥体外系反应的6例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6例均系我院1998~2003年间的住院病例,男4例,女2例,年龄13~60岁,平均31.6岁,多数因胃部疾病而口服或肌注胃复安,在疾病治疗中的药物反应,其中1例超过常规剂量所致(一次20~30mg)有2例服用时间较长,10天以上。1例服药后40min发生。

    1.2 临床表现 服用上述药物后出现的锥体外系反应的表现为两眼上翻凝视不动,舌体卷曲不灵,语言含糊不清,口周麻木,口角歪斜,斜颈,颈部僵硬,四肢麻木或有抽搐,步态蹒跚,个别出现呼吸不畅、胸闷等症状。

    1.3 治疗效果 所有病例均在出现症状后及时来院处理,均经停药,对症及补液等处理迅速好转,个别病例应用安定或654-2后较快得到缓解,或住院观察后痊愈出院。

    2 讨论

    胃复安主要抑制催吐化学感受器,有较强的镇吐作用,能促进胃蠕动,加快胃内容物的排空,改善胃功能。它常用于恶心、呕吐,胃部胀满,胃酸过多,有利于溃疡愈合。大剂量应用可阻断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受体,破坏了多巴胺、乙酰胆碱的平衡,进而导致锥体外系损害的发生。本文病例均为因胃部疾病而服用该药治疗,剂量为10mg/次,本文1例服用20~30mg后发生反应,另1例服用一次,于40min后出现锥体外系症状,据报道 [1] ,胃复安所致锥体外系反应的发生率为0.92%,常被误诊为低钙、脑炎、癫痫、破伤风等。一般经仔细询问病史,特别是患者胃部疾病的服药患者,须问清服药的名称、剂量、服药时间及详细的查体,由胃复安所致的锥体外系损害症状是不难确诊的。治疗主要是停药或对症,输液促进排泄,或用安定654-2治疗,通常于24h内症状消失。

    参考文献

    1 胡文能,王庆德.胃复安的临床应用.临床荟萃,1996,(12):36.

    作者单位:152300黑龙江省海伦市人民医院

    (编辑维 兰), http://www.100md.com(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