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878
鸦胆子糊剂的制备及皮肤安全性试验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鸦胆子糊剂的制备及皮肤过敏性、刺激性、急性毒性试验。方法(1)两种鸦胆子糊剂制备的比较;(2)皮肤刺激性试验;(3)皮肤过敏性试验;(4)皮肤急性毒性试验。结果 醋制剂为粘稠糊状;酒精制剂分层。醋糊剂会引起皮肤红、肿症状,致敏率为10%,急性毒性指标无异常。结论 醋糊剂外观优于酒精制剂,鸦胆子外用有轻度的刺激性、轻度的过敏反应,试验结果表明鸦胆子醋糊剂无急性毒性。外用除过敏反应外,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外用药物。

    关键词 鸦胆子糊剂 刺激性 过敏性 急性毒性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3010-03

    鸦胆子异名老鸦胆子、鸭胆子、鸭蛋子、解苦楝、苦榛子、苦参子、苦山参。鸦胆子具有清热解毒、截疟、止痢之功效,外用可腐蚀赘疣,主要用于间日疟和三日疟,也用于血痢、冷痢、休息痢。
, 百拇医药
    近年临床又用其治疗直肠癌、乳腺癌等癌症。若以鸦胆子仁捣烂敷患处可治疗瘊疣及鸡眼 [1] 。为了方便临床用于治疗瘊疣及鸡眼,我们研制了两种鸦胆子糊剂,并对醋糊剂进行了皮肤过敏性、刺激性、急性毒性试验的研究。现报告如下。

    1 鸦胆子糊剂的制备

    1.1 材料与试剂 鸦胆子(嘉兴市兰台药房提供),食醋(嘉兴南糊食醋),药用酒精。

    1.2 制备方法 (1)取鸦胆子仁50g碾碎,越碎越好,浸泡在50ml食醋溶剂中1周。(2)取鸦胆子仁50g碾碎,越碎越好,浸泡在50ml50%酒精溶剂中1周。

    1.3 结果 见表1。

    表1 两种鸦胆子糊剂的比较

    1.4 讨论 两种鸦胆子糊剂从外观上比较,结论是醋制剂优于酒精制剂,其优点是醋粘稠糊状便于固定使用,固定使用后不易干燥脱落,与瘊疣接触好。
, 百拇医药
    2 鸦胆子醋糊剂皮肤刺激性试验

    2.1 材料

    2.1.1 药品 鸦胆子醋糊剂(由本院药理教研室自制批号011010),脱毛剂 [4] (由本院药理教研室自制批号011010),赋形剂(食醋)。

    2.1.2 动物 家兔(新西兰):普通级,体重2~2.1kg,雌雄各半,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96(001);实验室温度20℃~25℃。

    2.2 方法与结果

    2.2.1 方法 选用3只家兔,在受试区、对照区和破损区(脱毛后),一次将受试物1g分别涂于每只受试区,赋形剂则涂于对照区,用适宜方法固定。24h后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物及赋形剂。去除受试物后1、24、48、72h观察涂抹部位有无红斑和水肿等情况 [2]
, http://www.100md.com
    2.2.2 结果判断与评价 试验结果按表2进行刺激评分为2分,按表3进行刺激强度评价为轻度刺激性。

    2.3 讨论 鸦胆子外用有轻度的刺激性,会引起皮肤红、肿症状。使用时最好用适宜的固定材料固定糊剂,避免对周围正常皮肤的刺激。

    表2 皮肤刺激反应评分

    表3 皮肤刺激强度评价

    3 皮肤过敏性实验

    3.1 试验材料

    3.1.1 受试物 鸦胆子醋糊剂(由本院药理教研室自制批号011010),赋形剂(食醋)。

    3.1.2 动物 豚鼠(哈莱脱):普通级,体重250~300g,雌雄各半,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96(001);实验室温度20℃~25℃。
, http://www.100md.com
    3.1.3 阳性致敏物 2,4-二硝基氯代苯配成1%的致敏浓度和0.1%的激发浓度。

    3.2 方法与结果

    3.2.1 方法 实验分组:将豚鼠按体重性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第一组给鸦胆子醋糊剂,第二组空白对照(给赋形剂),第三组阳性对照(给阳性致敏物)。致敏接触:取受试物0.1~0.2ml涂在动物左侧脱毛区,持续6h。第7天和14天以同样方法重复1次。空白对照组与阳性物对照组方法同上。激发接触:于末次给受试物致敏后14天,将受试物0.1~0.2ml涂于豚鼠背部右侧脱毛区,6h后去掉受试物,即刻观察,然后于24、48、72h再次观察皮肤过敏反应情况 [2]

    3.2.2 结果判断与评价 试验结果按表4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评分,受试物组为1分,反应平均值0.1。按表5标准判断致敏率为10%(致敏率计算:将出现红斑或水肿的动物例数除以受试动物总数),属弱致敏性。
, http://www.100md.com
    3.3 讨论 鸦胆子外用有轻度的过敏反应,其强度与时间 有关,用药6h后出现皮肤红、肿过敏反应症状( ˇ P<0.01),24h后过敏反应症状消失( ˇˇ P>0.05)。但临床报道鸦胆子皮肤外用有引起过敏性休克反应的病例。因此外用时仍要警惕过敏反应的发生。

    表4 皮肤过敏反应评分标准

    表5 皮肤过敏反应评价

    4 皮肤急性毒性试验

    4.1 材料

    4.1.1 受试物 鸦胆子醋糊剂(由本院药理教研室自制批号011010),赋形剂(食醋)。

    4.1.2 动物 家兔(新西兰):普通级,体重2kg,雌雄各半,由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动物合格证号96(001);实验室温度20℃~25℃。
, 百拇医药
    4.2 方法与结果

    4.2.1 方法 剂量选择:选用3个剂量组(30g/100ml、50g/100ml、80g/100ml),家兔每组6只。给受试物方法和观察:试验时,将受试物均匀地涂敷于动物背部脱毛区,破损皮肤则在脱毛区划破皮肤后再涂敷受试物,并用适宜方法固定。敷受试物24h后,可用温水去除残留受试物及赋形剂,每日观察,连续观察7~14天。给受试物后注意动物的全身中毒表现和死亡情况(包括动物体重、毛发、眼睛粘膜的变化、呼吸、循环中枢神经及四肢活动的变化 [3] )。

    4.2.2 结果判断与评价 表6结果显示:三种剂量的鸦胆子醋糊剂对兔体重、呼吸没影响,对其它指标的观察也没发现异常,说明鸦胆子醋糊剂无急性毒性。

    表6 鸦胆子醋浸液对兔体重、呼吸的影响

    4.3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http://www.100md.com
    4.3 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鸦胆子醋糊剂对皮肤无急性毒性。外用除过敏反应外,是一个比较安全的外用药物。

    通过对鸦胆子醋糊剂的皮肤安全性试验,我们对鸦胆 子的外用安全性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鸦胆子醋糊剂外用无急性毒性,但有轻度的过敏反应及刺激性。鸦胆子醋糊剂粘稠便于固定使用,固定使用后不易干燥脱落,与瘊疣接触好,可缩短腐蚀瘊疣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理手册.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409-1414.

    2 陈奇.中药药理学研究方法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2-130.

    3 谢秀琼.中药新制剂开发与应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18-265.

    4 苗明三.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技能.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124-127.

    作者单位:314000浙江省嘉兴学院医学院药理教研室

    (编辑秋 实), http://www.100md.com(睢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