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21期
编号:10391855
胆清胶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后600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21期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21-2999-02

    胆清胶囊主要由柴胡、郁金、香附等11味中药组成,它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调节胆汁分泌代谢,预防术后胆道结石形成等功效。笔者应用胆清胶囊治疗结石性胆囊炎术后60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0例均为住院病人,即胆囊切除术后康复阶段的病人。女320例,男280例;年龄20~35岁50例,36~50岁280例,51~70岁240例,>70岁30例。临床表现为:巩膜皮肤黄染80例,右侧腰背疼痛60例,胃脘胀痛,食纳不佳,甚至反酸,嗳气,恶心呕吐380例;房性早搏,心绞痛等胆心综合征50例;大便干结130例;伴有胆源性胰腺炎或胆总管结石,留置“T”胆汁引流60例。

    1.2 治疗方法 (1)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即开始口服胆清胶囊每次4~6片,3次/日,15日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2)术后2周开始口服胆清胶囊,每次4~6片,1~2次/日,预防术后结石形成。

    1.3 疗效标准 (1)近期疗效标准:痊愈:症状完全消失,若为胆汁引流则呈橙黄色,透明略粘稠,无团絮状物,引流量>800ml/24h;显效:症状基本消失,若为胆汁引流则呈橙黄色,透明略粘稠,无团絮状物,引流量>600ml/24h;好转:症状缓解,若为胆汁引流则呈橙黄色,透明略粘稠,无团絮状物,引流量>400ml/24h;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若为胆汁引流则呈黄褐色,浑浊且粘稠,有团絮状物,引流量<400ml/24h。(2)远期疗效标准:评价胆道结石复发率。

    2 结果

    (1)近期情况:痊愈310例,显效220例,好转6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98.3%;

    (2)远期随访情况:随访年限最短3年,最长11年,共随访150例,随访率25%,随访病人均无胆道结石复发,即复发率为0。

    3 讨论

    “结石性胆囊炎”属于“胁痛”,“胆胀”范畴,胆附于肝, 与其互为表里,能储藏由肝分泌之胆汁,辅助脾胃运化,以通降下行为顺。然而情志抑郁,过食厚味,使肝胆分泌、储藏、排泄胆汁和脾胃升清降浊消化饮食功能失去协调,造成肝不疏泄,胆汁排泄异常。水湿内停化热,湿热不化,导致胆汁郁积,炼津为石是结石性胆囊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故治疗应以疏肝利胆,清热除湿,通降排石为基本治疗原则。现代医药研究:柴胡能够疏肝利胆,增加胆囊收缩,促进胆汁排泄,配合香附、枳壳以增加疏肝理气的功效;郁金、金钱草、木香能够理气止痛,疏肝和胃,利胆消炎;黄芩、茵陈能够清热利湿,退黄;山栀、黄连能够清肝理气,活血止痛;值得一提是丹参的应用,能够降低急性期血液中的氧自由基,从而保护肝细胞,调理心肌供血,改善胆心综合征。最终诸药合用具有促进肝细胞分泌胆汁,增加肝胆管胆汁容量,松弛胆道括约肌,加强肝胆舒缩力,抑制平滑肌痉挛,减少胆汁排泄阻力,刺激胃肠壁蠕动,加速内容物排空。从而达到消炎利胆,预防胆道结石复发的目的,疗效显著。

    作者单位:712000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编辑曲 全), 百拇医药(王治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