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各科临床 > 信息
编号:10308830
中医抗癌进行时:师从王三虎教授临证随笔①
http://www.100md.com 2003年10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2036期
     王 星第四军医大学研究生

    编者按:跟师临证,是初上临床的中医师都有过的经历。在跟师学习过程中,不仅学到了老师的临床经验,更重要的是学到他们的临证思维方法和医风医德。跟师记录病案,抄写方药,总结老师辨证用药规律,这是许多学生都做过的,但能用轻松的语言及时记录诊疗情况、抒发临床学习心得、展现医患关系的文章,并不多见。现将该文连续登载,希望对在临床工作的医生和学生有一定的启示。

    初上临床开眼界

    中医抗癌有作为


    我今天起的特别早,因为今天是我第一天跟随导师王三虎教授在第四军医大学肿瘤研究所上门诊,绝不能迟到。更重要的是,我经过硕士研究生基础课的学习,今天终于要转入临床了,虽说自己实习工作过一段时间,但确实还没有接触过肿瘤。即使我是一个医学生,但依然谈癌色变。我想提前去诊室,先适应一下环境,以免见到痛苦万分、忧伤踌躇、不知所措的肿瘤患者后自己反倒紧张不安。
, 百拇医药
    当我来到门诊部的时候,已有患者在那里等候了,我问一位患者:“你来这么早?”“从外地来,早来早回去。”我又问:“你是哪不舒服?”“直肠癌手术以后觉得不舒服,就在王教授这儿吃中药,这里的毛病那里的毛病吃吃药就觉得好了。”

    我和患者聊的时候,仔细地观察患者,发现患者面如常人,神情自若,与常人无异,莫非这位患者病情较轻?说话之间,王老师已走进了门诊办公室。

    王老师今天的诊治开始了,我的门诊学习也正式开始了,患者们自觉地排队等候着。到10点多,患者越来越多,我快速地登记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地址、患病情况及就诊次数。虽然在风扇下吹着,但我仍觉得很热。可王老师依然仔细地诊察病人,耐心询问病情,冷静地号脉,查体、审阅患者的各项检查,然后才开方下药。就这样一个个患者拿着处方走向药房。

    不知不觉中最后一位患者也拿了处方离开了门诊部,这时已经12点多了。我拿起患者登记簿仔细看了看,今天共诊治18位患者,除胃炎、乙肝、消化不良3例外,其余皆为肿瘤患者。其中直肠癌2例,分别为第12次、第6次就诊;胃癌2例,分别为第8次、第23次就诊;肺癌2例,分别为第2次就诊和初诊;肝癌2例,分别为第3次、第11次就诊;胆囊癌2例,为第32次就诊和初诊;右颊鳞状癌1例,第7次;鼻咽癌1例,第16次;骨盆肉瘤1例,第2次;卵巢癌1例,第3次;白血病1例,第2次。今天看了15例癌症患者,除2例为初诊外,皆为复诊患者。其中年龄最小的只有7岁,还有一位直肠癌患者已患病9年了,这是第2次复发,自觉疼痛不适于6月初诊于王老师处,她在患病期间仍然坚持日常工作。看到大多数患者神色自然,谈笑如常,并非自己先前想像的那样痛苦万分,忧伤悲观,自己早先的担心现已荡然无存。

    癌症虽然可怕,但并非不能医治。只要医生有一套正确的思路和方法,辨清不同患者、不同病情、不同阶段、不同病证,正确处方用药,加之患者有战胜病魔的信心,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癌症的痛苦是能减轻的,甚至是可以治愈的。第一天接触癌症,接触癌症患者,就和我以前想象地不大一样,今天真是让我大开眼界。①,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