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药专业 > 中药鉴别
编号:10209274
染色掺伪药材的鉴别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6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93期
     中药材的伪劣是一个长期困扰我国中药事业的棘手问题,随着中药材市场的开放,药材伪劣商品的来源有了很大的变化,造假现象更加多样化,部分以营利为目的的不法商贩,除将便宜或滞销的农副产品掺入类同的药材中销售外,还将滞销的及药材在加工和炮制过程中的下脚料掺入药材中,现例举一二,供同道参考:

    一、黄芩为常用中药,商品规格中主要分条芩和苦芩两大类,易混品主要有甘肃黄芩、滇黄芩、黄粘毛黄芩等,近期发现一伪品饮片,经鉴定为毛茛科植物赤芍的根。

    1.黄芩饮片为不规则的薄片,外皮棕黄或深黄色,切面黄色,中间有红棕色圆心,有的中央暗棕色;枯芩中央则为棕黑色枯朽状或成洞,周边棕黄或深黄色,质硬而脆,嚼之味苦。饮片放入水中浸泡,水被染成黄色,而饮片则变为黄绿色。

    2.伪品饮片为不规则形或椭圆形的薄片,少量呈细小条状,外皮

    黄棕色,纵皱明显,凹陷处色深黄,皮较薄,易脱落,剥除外皮露出粉白色或粉红色的木质部,切面浅黄色或黄紫色,木质部放射状纹明显,质较轻松而脆,掰断饮片,有粉尘飞扬,断面呈粉白或粉红色,嚼之味微苦,酸而涩。放入水中浸泡易退色,水被染成淡黄色,皮部变成暗棕或黑棕色,木部浅黄色或粉白色。粉末在显微镜下观察,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簇晶。

    二、黄柏亦为常用中药,商品中分川黄柏、关黄柏两类,易混品主要以小檗科小檗属植物的皮,近期发现两种伪品,饮片经鉴定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的树皮和豆科植物合欢的树皮。

    1.黄柏呈微卷曲的丝状,厚3~6mm,外表黄褐或黄棕色,残留的粗皮呈灰褐色,内表面暗黄或淡棕色,质硬纤维性,易呈裂片状分层,深黄色,味甚苦,嚼之有粘性。关黄柏外表面偶见灰白色海绵状的栓皮残留,切面鲜黄色。放入水中浸泡,水被染成黄色,但不退色。断面置紫外灯下观察,显亮黄色荧光。粉末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草酸钙方晶。

    2.伪品一号呈丝状,厚3~6mm,外表棕黄色,带粗皮处黄棕褐色,内面黄棕色,切面鲜黄色,易成层剥离呈黄白色的裂片状。味苦,较黄柏差。放入水中浸泡易褪色,水被染成黄色,外表变成淡黄棕色,带粗皮处呈灰黑色。薄壁细胞中含草酸钙砂晶。伪品二号呈丝状,厚1~3mm,表面黄棕或黄褐色,残留粗皮较多,呈棕黑色,有粗糙的裂纹,不呈海绵状,内表面黄棕色,切面深黄色,饮片掰断面黄白色,味微涩,略有麻辣感。放入水中浸泡易退色,水被染成黄色,带粗皮部分变成棕黑色。粉末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草酸钙方晶。

    黄芩掺入染色的赤芍,造假者为了使赤芍的表面棕褐色粗皮染黄,将黄色粉末状物质粘附于赤芍上;黄柏中伪品一号为秦皮刮去粗皮后染色而成的。伪品二号为合欢皮用同样的方法加工而成。总之,被染物质其表面与掰断面颜色悬殊,大多没有被颜色浸透。, http://www.100md.com(刘翠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