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专家讲坛
编号:10160043
中西医结合诊治慢性重型肝炎 ⑧
http://www.100md.com 2003年3月1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1916期
     (四)免疫激活

    慢性肝炎系免疫失调,在发病期间可能有细胞免疫功能活跃,此时若采用较强的免疫激活剂,可导致病情加重。笔者曾应邀外出会诊或收治转入我院的病人中,有不少慢重肝是在慢性活动性肝炎发病期应用日达仙、干扰素、LK细胞回收、胸腺肽等免疫激活剂而演变为慢重肝的。

    LAK细胞即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不经抗原刺激可立即引起反应,即在无抗原情况下直接杀伤靶细胞。IL-Ⅱ对毒性淋巴细胞、NK细胞有促进作用,并使之激活而发挥杀伤作用,也有促进单核巨噬细胞作用。

    单核巨噬细胞可产生白三烯。白三烯为脂类介质,介导炎症与组织损伤。应用LAK细胞加IL-Ⅱ以后可出现发烧、黄疸,可能与肝细胞炎症反应有关(我们已收治多例用IL-Ⅱ或LAK细胞回收引起的肝内严重胆汁郁积患者)。若此时应用作用较强的活血化瘀中药,可使肝脏炎症消失、黄疸消退。如果继续用免疫激活剂,则进一步激活了NK细胞,致使大量靶细胞受到攻击而出现黄疸上升、PA下降,临床表现为慢性重型肝炎。
, 百拇医药
    病案举例:白某某,男性,37岁,1991年9月25日入院。主诉:厌油、乏力、尿黄、眼黄半年。1991年3月无明显诱因自觉厌油腻,乏力,并发现面色青黄,查ALT130u/L,T/DBiL<17.1μmol/L,HBsAg(+),HBeAg(+),抗-HBc(+)。1991年4月21日入某传染病院。4月28日开始接受LAK细胞回收治疗,每周2次,同时用白细胞介素每次5000u治疗,共12次。6月20日出现发热(体温达40.2℃),黄疸上升,T/DBiL138μmol/L,ALT500u/L,伴食欲明显减退,恶心,大便色浅,皮肤轻度搔痒。6月13日~9月15日曾用“促肝细胞生长素”、“清开灵”,按“胆囊炎”曾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因黄疸不退而转我院。

    查体:面色晦暗,皮肤、巩膜黄染,颈、胸部可见蜘蛛痣,未见肝掌。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及,腹水征阴性,肠鸣音存在,双下肢无浮肿。

    化验:ALT185u/L,T/A59/28g/L,T/DBiL265/166μmol/L,PT/PA14.5秒/82.5%,γ球蛋白28.2%,TC3.4mmol/L、TG2.04mmol/L,AKP208u/L,γ-GT67u/L,HBsAg67.0,HBeAg27.0,抗-HBc99%,抗-HBcIgM及抗-HAVIgM阴性。B超显示慢性肝病。心电图及胸透均正常。入院后先后给予胸腺肽、病毒唑、心肝宝、肝肽注射液、复方茵陈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清开灵、强力宁、门冬氨酸钾镁等多种药物治疗,黄疸逐渐上升(TBiL205μmol/L),PA降至25.8%,出现腹水,住院期间一直不规则发烧而转我病区。
, 百拇医药
    症状:面色晦黄而青,身目黄染如烟熏,可见蟹爪纹,两目干涩,口苦,口干喜热饮,口鼻干燥,烧心、返酸(先于肝病),腹胀,晚饭后加重,胃脘有振水声,大便偏干色黄,日行1次,尿黄自利。舌质暗红,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根部苔白而略腻,舌下静脉轻度怒张,左脉弦缓,右脉弦。

    西医诊断:乙型慢性重型肝炎(中期)

    中医辨证:血瘀血热,脾虚湿困

    治则:凉血活血,健脾祛湿。

    中药:赤芍、丹参、葛根、黄芪、桂枝、茯苓、栝蒌、茜草、三棱、莪术、红花、丹皮、吴茱萸、黄连。

    西药:维生素K110mg/日静点,人血白蛋白10g,每周3次。住院期间酌情调整治疗,治疗10周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TBiL50μmol/L,PA52%,带方出院继续治疗,随访1年半肝功正常,健康状况良好。
, 百拇医药
    点评:本例在1991年4月入某医院时,TBiL<17.1μmol/L,ALT130u/L,HBsAg、HBeAg、抗-HBc阳性,可诊断为慢性肝炎。住院后接受LAK细胞回输加IL-Ⅱ治疗,其后开始发烧,黄疸上升,转本院时TBiL113μmol/L,PA82.5%,宜诊断为慢性瘀胆型肝炎。住院后应用包括心肝宝在内的多种药物治疗5月余,TBiL升至205μmol/L,PA降至25.8%,并出现腹水,此时已是慢性重型肝炎中期。

    本例患者由慢性肝炎发展为慢性瘀胆型肝炎,最后演变为慢性重型肝炎中期。分析其发展过程,可能与治疗有关。LAK细胞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的活性,单核巨噬细胞可产生白三烯。白三烯为脂类介质,介导炎症与组织损伤。本例用LAK细胞加IL-Ⅱ以后出现发烧、黄疸,可能与肝细胞炎症反应有关。若此时应用作用较强的活血化瘀中药,可使肝脏炎症消失、黄疸消退,但本例住院后继续应用心肝宝、胸腺肽等免疫激活剂,致使大量靶细胞受到攻击而出现黄疸上升、PA下降,临床上表现为慢性重型肝炎。我们用活血化瘀之品抑制免疫反应,最后TBiL降至50μmol/L,PA52%,出院后继续治疗而康复。⑧, 百拇医药(汪承柏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