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883439
带教中医师可以“三从”为始
http://www.100md.com 2016年6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4500期
     中医师实习带教是一门艺术,是医院、科室、带教医师的重要工作,带教成效对学生发展影响深远。带教老师应在重视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创新的带教模式、关注带教细节,让学生在进入职业生涯前,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具备熟练的诊疗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诊疗习惯,逐渐成长为合格的中医师。

    从细节做起 从学生的仪表、语言、动作等细微处严格要求,培养学生的职业气质,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如穿着整洁端庄、语声和蔼亲切、动作沉着冷静……这些细节看似琐碎,但作为医生职业非拘此小节不可,因为医生在患者心中是有修养、知识渊博、沉着冷静、能与生死较量的,好的仪表言谈能反映医生的职业素养,更能加深患者信任,利于医患沟通与理解。

    医师的基本素养训练也需注意。实习医师查房时,站在床边的位置、汇报病历时吐字清楚条理清晰、病人的化验单数据记忆准确(笔者要求学生能记忆小数点后2位),不要出现“还好”“偏高”等模糊词语。日常中,对于观舌、把脉、测体温、测血压、垃圾分类等基础技能训练,也不可忽略,不断加强操作技能训练。以上训练,有利于学生良好职业素养的形成。

    从语言开始 中医老师对学生应谆谆教诲以鼓励为主,对其出现的欠缺或错误应及时指出,必要时严厉批评,但要杜绝挖苦与嘲讽。学生初入临床,从理论过度到实际有一个过程,如果学生稚嫩的心灵在职业生涯还未开始便屡遭到打击,会让其有很大的受挫感,甚至会让学生对自己是否适合医生这一行业产生怀疑,动摇职业信念。多一点包容,本着爱护、培养的旨意,或许能帮助成就一位大师。

    从规范执行 把脉、观舌,是中医诊断中的四诊之一,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参考,是疾病发展转化的及时反映,收治病人及每日查房均要进行把脉、观舌操作,以此提升学生诊疗水平。

    同时,要加强学生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训练。中医诊疗需要辨证施治的思想,通过症状体征辨证、通过证型立法、通过立法选方、通过选方开药,环环相扣,层层推进。以此严格要求学生诊疗方法,不可养成一病一方或见症出药的陋习,这样做虽然看似高效,但往往欲速则不达,偏离了辨证论治方向,会严重制约中医师在中医领域的发展。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中有行,行中有知。有真知必有笃行,有笃行必有真知。从院校到临床,以知促行,以行促知,让医学基础落地生根,把中医精华细心品学,才能做仁心仁术的好中医。(李丽 张霖), http://www.100md.com(李丽 张霖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