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骨科 > 腰痛及颈肩痛 > 腰椎间盘突出症
编号:11745638
提拉旋转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092期
     诊断标准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肛放射,腰部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指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查: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问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CT检查可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适应证

    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全身状态良好,年龄小于65岁。

    禁忌证

    1.合并严重的其他器质性病变(包括恶性肿瘤、骨折、骨髓炎,严重的骨质疏松等)。

    2.合并有心血管、肝、肾等严重原发性疾病。

    3.精神病患者,以及治疗不合作者。

    4.孕妇、血证患者。

    5.年龄>65岁者。

    采用器具

    治疗床:常规治疗床,长190cm,高60cm,宽70cm,表层柔软,床板硬,稳定扎实。枕头:长60cm,宽30cm,高8cm。

    操作方法

    1.病人健侧侧卧于诊床上,肩下垫厚的软枕头,患者下肢屈膝屈髋90°以上膝部伸出床边,健侧下肢伸直。

    2.助手甲将患者的健侧上肢向天花板方向拉提,使患者保持上身离床悬空,健侧下肢伸直及骨盆贴于治疗床的姿势(脊柱与床面的夹角约35°);助手乙托住健侧肩膀固定患者体位。

    3.术者双手掌压住患者患侧臀部髂骨翼用力,使患者脊柱旋转30°时有明显的阻力感,这时术者的下压力度约20千克,以双手肘关节微屈至150°向下发力,有节奏地下压臀部,力度以75千克为标准,力度控制在45~120千克范围均为有效和安全力度,这样下压及扳动以7次为限,使患者躯干部旋转角度逐渐加大,脊柱旋转角度最大不超过45°,术中可听到脊柱在扳动时的“咯哒”声。

    技术要领

    1.助手拉提用力要求稳健。

    2.脊柱与床面的夹角约35°,患者无特殊不适。

    3.术者下压用力应逐渐加大,忌粗暴。

    不良反应处理

    局部软组织损伤者可进行理疗、外敷双柏膏等。 如有意外情况发生,可请骨科配合处理。

    (本方法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D2, http://www.100md.com